大明:家祖朱重八_第288章 勋戚飘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8章 勋戚飘了 (第2/6页)

明白。

    这有区别吗?

    朱标不再多,取来朱允熥送来禀报曲阜成果的信。

    “你再重新读读。”

    “你的这信着墨最多的是不是对孔家的处置结果,孔家所犯罪行,包括带来的影响,全都寥寥数语带过。”

    呀,还真是。

    他当初写的时候,只是想孔家罪行多昭彰,百姓对他们多痛恨。

    而他们千百年来能跃居下第一时间,全靠百姓捧着。

    在失去了民心后,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跌下神坛。

    其他的东西,他还怎么想那么多。

    “儿子没那意思。”

    朱允熥把信还给朱标,又顺便解释了一嘴。

    先别管朱标信不信,他肯定得先把该的都了。

    “没有最好。”

    朱标把信收好。

    这才,又道:“孤和你过,杀人只是手段,绝不是最终目的。”

    “大明立国已近三十年,最终各股团体都会趋于稳定,你能做的只剩平稳行舟了,到那时候,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即便是真要动刀,那也不过只是范围之内的而已,更多的时候还要以恩德笼络,你要还是只靠暴力震慑,只会失了民心,让自己陷于被动。”

    “你要明白恩威并施,是有威也有恩,不要一味的只知道威,而忘了恩的重要性,恩用好了,能抵千军万马。”

    不管咋,朱标被老朱倾力培养了这么多年,又协助老朱理政这么多年。

    在这些问题上,远胜于朱允熥。

    “儿子明白了。”

    “谨遵父亲教。”

    朱允熥乖乖点头,朱标浑身的冰冷消融,脸上有了柔和的微笑。

    “起来吧。”

    朱标招朱允熥坐下,又让人送来了茶水。

    “你十叔到凤阳后,孤去看过他了。”

    “那子鬼迷心窍了,非他那金丹能让他耳聪目明,身体更强,谁劝都听不进去,你五叔只能找人寸步不离守着。”

    “卢志明和孙醒也去了几趟,联合你五叔都瞧过了,是毒素入体还不深,有办法帮你十叔调养好。”

    “他们,你有办法让你十叔相信,那金丹真的能吃死人?”

    朱允熥手捧茶杯灌了几口。

    “医学院那边有做实验用的活物,把金丹给他们服用了,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毒,很快就一目了然了。”

    “不过,想让十叔相信,还得十叔的眼睛恢复了,就十叔现在这样,别人啥他怕是都不相信的。”

    放下茶杯,朱允熥又道:“要不把十叔接回来吧?”

    “当初让十叔去凤阳,也是因那里安静,且又有五叔看着,更有利于十叔养病。”

    “可现在看来,十叔是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京师这边医学院完善一些,也会更方便十叔的病情。”

    朱标摆摆手,否认道:“就让他在凤阳吧。”

    顿了一下,朱又解释道:“有个亲卷陪着,你十叔身心能更舒坦些。”

    “京中你这些王叔们和你十叔年龄差的多,有的连你十叔的面都没见过,正好你五叔在,就让他陪着吧。”

    既然这样,让两人都回来不就行了。

    朱允熥还想再多几句,直接被朱标给打断。

    “就让他们在那儿吧,那里没有朝堂的这些纷争,对你五叔和十叔都好,他们到了京师,难免会有言官借着他们的言行,达到给自己扬名的目的。”

    “尤其是你十叔,更会被抓着不放,于他自身没有好处。”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

    朱允熥不再多,应道:“儿子还真没想到这,那等儿子抽时间去凤阳看看十叔吧。”

    朱标话没多,简单应了声,拉着朱允熥同去了乾清宫。

    在路上,问到了老朱的身体。

    孔家的那些勾当,罗毅一早就调查到了一些,不管再查出什么来,都不会再突然牵动到老朱的情绪了。

    另外,其他的大事情则都是由于他和朱榑还有罗毅cao办的,根本就没用老朱过多cao心。

    除了舟车劳顿疲乏了些,在曲阜的这些,怕是是老朱有史以来身心最放松的几了。

    对于朱标的所有问题,朱允熥如实一一回答。

    确定无恙后,朱标彻底松了口气。

    到达乾清宫。

    朱标和老朱禀报了朝中的一些大致情况,各省禀报上来的大事件,以及朝廷的大笔开资。

    每一件事情,每一笔账目。

    朱标全都记得清清楚楚,连记录都没用再翻阅,便都直接脱口而出回了出来。

    “嗯。”

    听了朱标汇报,老朱澹澹回应。

    “你办事,咱放心。”

    之后,由朱允熥批今日剩下的奏章,老朱则拉着朱标喝茶下棋拉家常了。

    自去了曲阜一趟,朱允熥更低人一头了,对老朱的吩咐,但凡他表现出一点不情愿,老朱就要清算他欠的那些揍。

    为了屁股的安全,他就是再不愿意,都得咬着牙往下执校

    一连批了好几个时,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在饭桌上提出,朱允熥提出了下去要去职大和富明实业的事情。

    这可不是逃避,是真的得去。

    在曲阜的时候,他就曾答应要由职大负责扩大义学的办学规模外,还要建水泥和玻璃作坊,在曲阜修路盖房。

    现在正是民心可用之际,务必得趁热打铁把当初承诺的这两件事情尽快落实到实处。

    百姓距离庙堂太远,很难知道朝中的实际情况,一旦耽搁,很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

    “你子早想去了吧?”

    “行了,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