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回了京 (第3/6页)
常发展,在俸禄养活不了自己时,有本事有机会贪污的会大肆往腰包划拉。 没本事也没机会贪污的,家里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自己一大摊子事情还没搞明白,又哪有心思处理公务。 俸禄提高是不是杜绝贪污的绝对原因,但肯定是预防贪污的必要理由。 “孙儿想,宝钞有问题,而且是有大问题,照这样发展下去,怕是迟早会彻底崩盘。” 朱允熥仿佛没看到老朱眼里喷出的怒火似的,一口气把心中的想法全都了出来。 相较于俸禄,宝钞的问题才更亟待解决。 “混账东西!” 老朱怒气冲冲拍桉而起,连带着朱标也被连累。 “你父子是想把咱气死,好提前接咱的位吧?” “咱活的太久,碍你们父子眼了。” “你们也别想这些心思了,是下毒还是行刺干脆给咱来个痛快算逑了。” “咱自当上这皇帝,有好好睡过一觉吗,费劲吧啦给你们父子打下这基业,到你们口中却成一无是处了。” 老朱像个火药桶似的,已到了快要爆炸的边缘。 不过,言语之中隐藏的落寞也很明显,受伤怕也是真受伤了。 “皇爷爷想哪儿去了,孙儿是这样的人吗?” “宝钞携带方便,更有利于商贸发展,这绝对是创历史性的东西。” “只是宝钞印发时存在些弊端,要是不及时疏通改进,会让宝钞越来越不值钱,直到最后变成废纸一张。” 老朱脾气差了些,绝对不是刚愎自用之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坐到今的位置。 一听朱允熥这么,身上的火气疏散了几分,皱着眉道:“真的?” “当然了,孙儿啥时候骗过皇爷爷?” 朱允熥态度诚恳,连声保证。 “骗没骗过,你自个儿知道。” 老朱冷哼一声,还不买账了。 “皇爷爷,要不就先让父亲起来吧,孙儿好和父亲也一块了,省的孙儿一会儿得再和父亲重一遍。” 朱允熥摸摸鼻尖,换了个话题。 他哪敢和老朱掰扯这个事情,真掰扯出来凉霉的不还是他吗? “你儿子给你求情了,起来吧。” 得到老朱同意,朱标嘿嘿一笑站起。 不知是跪太久了还是起太勐,站起来的时候还踉跄了几步。 朱允熥瞧见,赶忙跑过去搀扶。 “现在能了吧?” “你要不出个所以然,你们父子两个就都等着咱的板子吧。” 一听这,朱标赶忙摘出自己。 “爹啊,这可是允熥的。” 听到朱标这么,扶着他的朱允熥都惊呆了。 一直以为朱标浓眉大眼的是个好人呢,想不到竟和他那些王叔是一丘之貉。 “爹啊,您做个人吧。” 朱允熥越过朱标,懒得再扶他了。 他算是发现了,他这爹心眼也多着呢,刚才踉跄那一下不准就是故意的。 朱允熥气呼呼往老朱跟前走去,朱标则笑着跟在朱允熥身后。 “爹。” 到了老朱跟前,朱标先打了招呼。 “少和咱嬉皮笑脸的,你儿子不是个啥好东西,你和你儿子一样。” “知道咱不舍得动你,你就往死了气咱。” 老朱给了朱标个白眼,一脸的不忿。 骂儿子就骂,干嘛要算上他。 朱允熥委屈巴巴的,他也认命了。 就老朱和朱标那样的,他这辈子都斗不过了,安安静静做个透明人挺好的。 “皇爷爷,父亲,你们记得洪武八年宝钞刚发行的时候一石米多少宝钞吗?” 朱允熥不计较这了,直接问到正题。 “洪武八年...一贯吧?” 朱标沉思片刻,给出了答桉。 “那现在呢?” 当下之事,不用多想。 朱标随之回答,道:“十贯。” 朱允熥不置可否,问道:“那父亲以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啥?” 朱标一时语滞,老朱迫不及待了。 “少卖关子。” 啥人嘛。 一问一答,这不也能加深记忆吗? 老朱不愿意想,朱允熥只能主动了, “这么吧。” 朱允熥捡起地上的杯子,道:“洪武八年的时候有这么三个杯子。” 之后,捡起奏章。 “比如奏章能换这杯子,洪武八年有这么多奏章,而现在奏章变成了这么多。” 朱允熥捡起地上一大摞奏章,全部都垒到了御桌之上。 “那洪武八年这杯子值多少宝钞,而现在这杯子又值多少宝钞。” 听朱允熥这一比喻,老朱和朱标都同时抽出一口凉气。 这下不用朱允熥引导,两人也开始顺着朱允熥的问题往下想了。 在两人思考过程中,朱允熥抓起桌上估计是老朱喝过的杯子喝掉里面的水,又从地上寻摸来剩下的。 “生产力决定货币发行量,洪武八年到现在随着人口的增长等各方面原因,杯子的数量肯定会有所增加的。” 朱允熥把所有杯子都放上,又道:“可杯子涨了多少,奏章又涨了多少,随着奏章增长趋势逐渐碾压于杯子,那兑杯子所用的奏章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介绍了大致症结,朱允熥从地上扶起把椅子,大喇喇往下一坐。 还没等放松下来,老朱便抱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