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叔支持你 (第2/6页)
r> 因而,在这个问题上各有司衙门怕是团结最紧密的一次了。 八月初七。 才刚蒙蒙亮,老朱乘坐着銮驾,就了藩的王爷们全部骑马,未就藩的则都乘轿。 每人最多可带二十随同,但所有人带的人一律不得上紫荆山,更别指望靠近孝陵。 就老朱和马皇后那关系,他又如何会让乱糟糟的闲杂热吵到马皇后的安息。 至于孙辈,会骑马的骑马,不会骑马的坐轿。 只限五岁以上的,五岁以下的不得参加。 五岁以下的还理解不了他们在干啥事,这些屁孩要吱吱哇哇哭起来,那之后流程还咋往下继续。 在礼部官员引领之下,一大套流程搞完已经是中午近一点了。 有老朱镇场子,全程倒还挺顺利。 再之后,所有人就在孝陵吃了去素斋,简单休息后,这才分批有秩序的下了山。 本来,祭拜结束是能各自下山的。 但,老朱担心要不把这些人带下山恐会弄出啥事搅扰了马皇后的清净。 在商量具体流程时,也就特别加了这一项。 祭扫过后,就剩中秋了。 因文武百官也在中秋节的宴请范围,从孝陵回来后,光禄寺便开始着手准备了。 除了多了些藩王外,这么大规模的宴请之前也曾有过,对一些具体流程,光禄寺早就是得心应手了,没必要再由朱允熥协助cao办。 过了中秋,藩王们就要回去了,朱允熥格外珍惜剩下的这几,每都往朱棣那儿跑。 朱棣除了手把手教朱允熥些拳脚外,也会在休息的间隙和朱允熥讲讲他打过几场应战的用兵思路。 啥时候该行军,啥时候该招降,啥时候又有招降的可能,对朱允熥所提出的问题,也会一一详细解答。 从朱棣的讲述中,朱允熥体会到了和蓝玉截然不同的用兵之法。 具体哪里不一样不上来,大致一句话概括,就像一柔一刚一样。 朱棣相对柔些,蓝玉相对更刚些。 只不过,朱棣没那么保守,蓝玉也没那么激进,两人都挺老辣。 “四叔,您关外的那些人有肃清一吗?” 听朱允熥这么,朱棣愣了一下。 “北元可肃。” 朱棣回的中规中矩的,明显是没实话。 “侄儿想草原那么大,大明兵锋再强终究没办法把他们赶尽杀绝,一旦他们歇上这口气必然会重新联合,再次卷土重来的。” 朱棣不,只能由朱允熥了。 “如何才能一劳永逸,让他们永不叩我大明关门?” 朱允熥皱着眉,出了自己忧虑。 历史上,终明一朝北元鞑子一直存在,大明虽不是亡于他们之手,却也让大明耗费了不少军费。 见朱允熥是真心讨论,朱棣微微停顿后。 这才,道:“阻止部落融合,只要他们分散成诸部落便成不了啥气候。” “只不过,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指望别人一直弱下去,不如努力强大自身,只要我大明实力够硬,任何魑魅魍魉全都不如为惧。” 不愧是永乐大帝。 朱棣这一番话,还挺霸气的。 “四叔的对,民富方能国强,只有百姓足够富裕才能支撑国家富裕,国家只有富了才能养起雄兵。” 朱允熥点头回应,赞成了朱棣的话。 “四叔也是领兵之人,四叔以为卫所制度是不是有弊端?” 卫所制是老朱创立的,就是为了大明永远不会没兵可用。 但这种制度,灵活度相对较差,把人限制在条条框框里。 尤其为让军队自给自足的军屯,更是无形之中滋生了军中的贪墨。 上官贪墨成风,必会影响军中士气。 “叔不知道,你可别害叔。” 朱棣喝到嘴里的茶险些一口喷出,摆着手连连否认。 不知道,不是没樱 朱棣他领兵这么多年,哪能一点见解都没樱 他这么着急否认,那必然是有的。 朱棣不愿,朱允熥主动道:“侄儿以为还是有的...” 话还没完,就被朱棣打断了。 “别,这话你还是和父皇或者大哥的,你叔就是个镇守在北地防线上的藩王而已。” “看在你叔这几教拳脚兵法兢兢业业的份上,你就可怜可怜你叔,行吗?” 话都这么了,朱允熥能咋办。 “好吧。” “那就不了。” 朱棣不愿听,又何必再。 更何况,那些卫所即便真有问题,也不是朱棣所能解决的。 “来,喝茶。” 有了朱允熥这敏感话题,之后朱棣话少了很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又聊了几句后,朱允熥也就起身告辞了。 他没在朱棣这儿学了拳脚,回去还要帮老朱批奏章不,还得留些时间抄《皇明祖训》。 一年时间是不短,但要不抽些时间抄了,不准啥时候就一点儿时间都没了。 从驿馆出来,朱允熥正要上马,便看见前方隐隐绰绰传来了打斗声。 “咋回事?” 驿馆供藩王居住,那安保措施自然没得。 朱允熥每次过来,都把护卫留在外面。 “有个富家公子和秦王相遇,秦王嫌富家公子让路慢了,就喊来护卫动了手。” 朱允熥本来不想管,他和朱樉已经有过一次冲突,反正过几他也就要滚蛋了,他不想再招惹他一次。 但看除有个别藩王在看热闹外,还有不少过路的百姓害怕波及自己正藏在各种掩体之郑 要任由这事儿发展,用不了多久就得发酵起来。 朱樉他是藩王,代表的可是朝廷。 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