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章 围魏救赵 (第4/6页)
/br> 陈集点头,回应了句。 “有两个兄弟过去了。” 朱允熥话不多,直接命道:“给两兄弟传信过去,让直接让他们和耿炳文郭英联络。” 派人过去就是打探田九成第一手情报的,直接送给耿炳文和郭英,才能让他们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也才不至于耽误了军情。 陈集领命离开后,朱允熥反倒有些心绪不宁了。 按理来,耿炳文和郭英都到了,田九成的实力再强都很难是官军对手,可不知为啥他竟开始有些不安了。 他也出来过好多次了,这种不安是史无前例从来没有过的。 “来人!” “传令下去,把沔县城外的灾民都收纳进城中,没有孤的命令,任何情况下不得打开城门。” “进了城所有灾民务必严加管控,一日两餐由官府提供,任何人不得离开官府划定的地方。” “县中所有衙役全都上城楼,所有人十二个时辰轮首,务必保证城楼上兵员,一旦发现有异动,立马报告。” 自耿炳文和郭英到了后,各县的灾民就已经大幅减少了。 田九成咋都不会为了蹭官府一口吃的,而置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于不顾。 沔县城外即便混进个别乱民,只要能够严加防控,并不足为惧。 至于其他各县,田九成势控制不足,在官兵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有多余精力去攻城略地。 因而,相对来较为安全一些,没有必要把所有灾民都接纳于城郑 即便都是真正的灾民,一旦进了城势必会与本县百姓产生冲突生出乱子的。 这个乱子要是处理不好,之前的那些努力可就全白费了。 时间一过去,耿炳文郭英的捷报一封封传来。 随着田九成的势力范围越缩越,其他各县也不再像往常那样单纯赈济灾民于了。 属本县的留下,不属本县的可由官兵护送返乡。 不管留下还是回去,全都凭自愿。 留下的和本县灾民一样有一技之长能谋生的可自行谋生,没办法谋生的可参加县里的以工代赈,用双手谋饭吃。 毕竟,田九成这波起义耗损的是大明的国力,要是再这么继续无条件供养灾民,朝廷的财政吃不消,也会滋生了灾民的懒惰之风。 啥都不干就有饭吃,谁又想去干活。 而沔县毕竟是田九成老巢的活动范围,肯定还需严阵以待,但进了城的灾民需特别防守外,那纳入了以工代赈。 每修补修补城墙,亦或者是给给官兵军卒洗洗衣服啥的。 经过长达数月的战斗,田九成的义军连连败退。被杀被俘投降者不计其数。 随着耿炳文和郭英频频传来的捷报,朱允熥的焦躁也逐渐趋于平缓了。 现在田九成自顾不暇,想必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来攻打沔县的。 在沔县窝了数月,之后的善后事宜,没有数月怕完不成,过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呢。 总之等回了京,距当初朱标规定抄《皇明祖训》的期限肯定是到了。 在别的事情上朱标或许会妥协,在这种事情上那是绝不容打马虎眼的。 为了避免他将来一辈子都用在抄《皇明祖训》上,他自听了朱标的命令后,就没打算过要湖弄的。 在沔县的这段时间,他但凡抽出时间,就会抄《皇明祖训》的。 这,朱允熥摊开宣纸,翻到上次抄过的地方,正准备继续再抄的时候。 于实领着于广勇,急匆匆跑了进来。 “你咋回来了?” 于广勇单膝跪倒,也没顾上回答朱允熥。 只是,道:“田九成领了近两万贼寇,奔沔县过来了,最迟一时间就能到。” “啥?” 一听这,朱允熥吃了一惊。 现在的田九成早就自顾不暇了,竟还敢来攻打沔县? 朱允熥诧异,于广勇继续回。 “长兴侯和武定侯从略阳徽州合围贼寇主力于后河,高福兴带剩下的四万余人盘踞后河,田九成则分出近两万人来打沔县了。” 听了于广勇的确切消息,朱允熥把桌上的《皇明祖训》推到一边,翻出了陕西舆图。 就在朱允熥盯着舆图瞅的时候,侯在一旁的于实问了一句。 “于指挥使确定他们是冲沔县来的,田九成的老巢就在沔县十里之外的马面山,不准他他是回老巢呢?” 这种可能性虽然,但却是目前寄希望于发生的事情。 哪怕知道于实是朱允熥的贴身内伺,对于实这个不信任的问题,于广勇还是有些生气。 “某在锦衣卫任职那么多年,就没有打探错情报的时候。” 于实性子温和,被于广勇回怼后,讪笑着一脸笑意的解释。 “咱家不是这意思。” 就在二人话间,朱允熥已从舆图上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主力即将与官军交战,田九成若不是有啥目的,不会往回来折返的。” “去叫陈集来。” 陈集是虎威营指挥使,这么大的军事情报,自然是要必要让他知道的。 哪知那家伙听了于广勇的介绍,先是惊了一大跳,随即起身站了起来。 “殿下撤吧!” 朱允熥手撑在桌上,听了陈集这话,险些闪到桌子底下去。 “撤个屁。” “你到底是我的人,还是我爹的人。” “孤找你来,是让你想办法抗敌的,不是让你动摇军心的。” “谁要再泄气的话,别怪孤不客气。” 被朱允熥呵斥,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