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 被发现了 (第2/6页)
学虽招孩子免费入学启蒙,但能一路保送到中了进士为官吗? 即便是能够保送,这些孩子也没有资格心无旁骛读一辈子书,总得赡养父母撑起家里的责任来。 因而,相比较职大给孩子教授一门手艺,让他们将来有个谋生的营生,这于寻常人家来才是最务实的。 理想和实际,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孔克培身为衍圣公,自然不能只拘泥于南孔北孔一家一姓,肯定要为孔家今后的地位所考虑。 为了恢复孔家之前的荣耀,势必得抓住一切能看得着的机会。 内阁起来虽不过只是一个高级文秘,但那毕竟是最接近子。 最关键,不准将来还能等同于中书省,再次和君权分庭抗礼。 一旦内阁地位飙升,作为利益捆绑的孔家,很快也能跟着崛起。 “真是好算计。” 朱允熥放下茶杯,幽幽吐出一句。 “孤明早呈禀皇爷爷,方指挥使继续注意这些动静,有了重要情报禀报皇爷爷和孤都校” 之前他只是有所怀疑,所以才会私下让方成洋调查,现在已经查出了眉目,还是得先呈禀老朱的。 六部都察院孔家全都牵扯进来了,仅凭他根本不足以处置,还得靠老朱来扛大旗。 “喏。” 方成洋应了声后,起身告退离开。 在方成洋走了之后,朱允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这个事情一旦爆出来老朱估计又得磨刀霍霍杀一批人了,少不了又是一片血雨腥风。 以老朱洞若观火的本事,不见得猜不出举荐自荐的旨意一出,那些文臣沉寂多年的心必会重新翻滚。 之所以仍还会下这道旨意,极大的可能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那些文臣到底是否足够的安分。 而且,怕还有借此机会敲打那些文臣的心思。 对于老朱来,恐不是怕那些文臣跳的欢,而是怕他们夹着尾巴不敢露面。 穿越过来这么久,老朱的心思到底有多深,反正他直到现在都没发现。 即便是朱标,那心都都海水似的。 一个生下来就被立为世子,十三岁就当上太子,一路被老朱当成接班人培养的人,哪会有史书记载的那么仁慈。 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朝堂,对敌饶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朱标但凡稍微仁慈一些,他那些王叔们又哪会心甘情愿让他坐稳这个太子之位,早就都把十八般武艺使出来了。 对于老朱谋划的这个事情,朱标即便不是主谋之人,必定也是参与者。 他都能猜出举荐的口子一开那些文臣肯定会不安分,朱标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 一直迟迟不表态,不知道都没人信。 朱允熥突然感觉,相较于老朱和朱标,他就像还没下水的豆腐,实在嫩的不值一提。 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等一觉醒来的时候已是快早朝的时间。 昨出来的时候朱允熥和老朱打过招呼了,今不用特意赶回去上早朝了。 但朱允熥一想到内阁的事情也没啥睡觉的心思了,招呼来于实打来了洗脸水,洗漱过后便去了他的公房。 那里有巨大的落地窗,还架着个目前最高清的望远镜,能眺望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今是个阴,七点多了还没见到太阳呢。 少了气的烘托,没了环境氛围。 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都透露这盛世的繁华。 有拿折扇带随从的富家公子,有挑着货箱沿街叫卖的货郎,也有纶巾儒衫的士子相互间高谈阔论。 前世的时候,他是盛世中的普通人,上学读书毕业工作,所有的一切按部就班。 虽然每一阶段的压力都很大,但拼搏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衣食温饱。 而站在他今的位置,衣食温饱虽有黎庶百姓供养,但他得挑起千万黎庶百姓的衣食温饱。 不过,既然站在今的这个位置,就得负起该负的责任来。 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世上也没有白*的富贵。 “允熥哥哥。” 正坐在硕大的落地窗前感叹着,汝阳被于实牵着手带了过来。 刚一进门,便直扑朱允熥而来。 “醒了?” 朱允熥抱着汝阳,笑着出言询问。 “我们啥时候回去?” 汝阳趴在朱允熥肩膀上,有些落寞地问了句。 “想回去了?” 汝阳点头,道:“汝阳想娘了。” 昨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迫不及待地非要出来了,这不过才一晚上没回去而已,这就又想着要回去了。 “你不是每都想赏花灯吗,我今再带你出去玩。” 汝阳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啥都不愿再去了。 这脸变得够快。 “洗脸了吗?” 汝阳点头,回道:“洗过了。” 朱允熥把汝阳放下,牵起了汝阳的手。 “先吃了饭。” “吃了饭就回去。” 总部留守着些伙计,为了方便很多人吃住都在这儿。 外面的饭菜贵了些,富明实业给出的月钱虽不低,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舍得每都出去吃。 锅灶啥的都有,这些人会自己做饭。 朱允熥和汝阳谁都不嫌弃,和做饭半吊子水平的伙计凑合了一顿。 吃了饭,朱允熥带汝阳回宫。 因还有事儿要找老朱,朱允熥安排于实送汝阳回去,他则直接去乾清宫找了老朱。 乾清宫中,老朱和朱标正批阅奏章。 朱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