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_第314章 跟着老朱种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跟着老朱种田 (第4/6页)

,身体强壮的那就重一些,身体弱的那就轻一些。

    至于三十和五十基本没啥区别,不过只是多打的二十下,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除非运气差的厉害,否则这五十板子一般情况下是要不了命的,最多养上一个月就能彻底痊愈。

    之后朝臣散去,录取的五十人被魏良仁临进奉殿。

    这些人重新见礼。

    与之同时,老朱吩咐魏良仁把今日的奏章分出五十份,交于这些人批阅。

    每批一份附纸于奏章之上,最后经由老朱从他们批阅奏章的处决能力筛选出最后的人选进入内阁。

    至于分于他们奏章难以啥的,那就全凭他们各自的运气了。

    魏良仁都是依次数出来的,若这十份奏章都棘手的难题,那只能他们太倒霉了。

    不过,一个有能力的人越是棘手的问题,才越能体现出他们水平的高低。

    将来进入内阁,啥难题都得碰。

    这个时候没办法解决这些难题,那就得考虑他们是否有资格进入内阁了。

    其实,老朱最后选择进内阁的人选时,是结合他们批阅结果的多方面因素考量的,奏章的难易决定因素并不大。

    “这十份奏章批阅完便可走了,最后的录取结果等通知吧。”

    在这五十人拿到奏章后,朱允熥站出来代老朱道了一声。

    谁都知道内阁是经由朱允熥提议,最后的选拔也是由朱允熥负责,朱允熥在老朱命令上补充几句,也不算是僭越。

    “喏。”

    众考生拱手回应中,老朱早起身走了。

    跟着老朱回了乾清宫,三人先像往常那样吃了早饭。

    之后,老朱又在礼兵刑工四部空缺职位的人选上征询了朱标和朱允熥的意见。

    当然,主要还是问朱标。

    朱允熥虽协助老朱批阅奏章,但对于那些官员的了解还真不多。

    老朱杀人一时爽,一下空出那么多职位的确有些头疼。

    这四部一日没有主官,老朱就得分出精力处理这四部的琐碎之事,头疼确实挺头疼的。

    最后,对比连年的京察,以及现有职位上的贡献等方面,先列出了名字。

    到底决定用谁,还得再斟酌。

    朝廷直接通过六部治理下,在六部尤其是尚书的人选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宁可暂时空缺,也不能随便乱选。

    快到中午的时候,老朱主动道:“今个儿气还挺好,园子里前种了些玉米,你们父子陪咱把土豆种了去。”

    老朱每年都会在御花园专门开出一块地种些粮食,近三十年的时间从不曾间断过。

    自知道玉米土豆红薯高产后,每年这三种是必种之物。

    “好,没问题。”

    “孙儿喊于取些种子过来。”

    “今时间挺充裕的,皇爷爷还种红薯吗,要不一块儿取来都种了吧。”

    今秋过后,这三种农作物产量已经饱,应该不用再特别留存粮种了。

    不过,老朱这儿的一定不用留。

    就是刚开始种的时候,不管产出多少朱允熥都能跟着饱餐一顿。

    这三种东西放于后世那可比大米面粉便宜很多,但谁让物以稀为贵呢,即便是农研所那儿常有淘汰下来的让他大饱口福。

    但朱允熥对老朱这儿一亩三分地在,仍然还是眼红的很。

    老朱看了看时间,道:“种了吧。”

    翻地,施肥,拔草,浇水。

    老朱虽然也会干,朱标也会跟着一块,但真正扛大头的还是朱允熥。

    这个时候的施肥,那可都是粪肥。

    老朱亲力亲为的干,朱允熥只能跟着老朱扛大头。

    对于朱允熥这种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老朱虽然嘴上没啥,但还是颇为满意的。

    “好,孙儿去让于实取。”

    在于实取粮种的间隙,老朱和朱标换了身粗布短褂短衣,朱允熥则穿着汗衫,扛着三把锄头。

    三人先绕道去了大本堂。

    里面雅雀无声,没有读书的动静,也没有玩闹的声响。

    三人带着狐疑,往里面走去。

    还没走几步,正赶上刘三吾出门。

    见到老朱,刘三吾赶紧见礼。

    “人呢?”

    刘三吾应道:“课间活动时,韩王几个就不见了,臣正准备去找找人。”

    一听这,老朱本还算不错的心情瞬间乌云密布,脸色瞬间耷拉了下来。

    对于子弟的教育,老朱向来严格。

    不要求儿子们就藩之后还像他一样开辟些地来亲自躬耕陇亩种些粮食,但在自己种的时候时常会拉他们参与。

    前几种玉米的时候,老朱念及他们要读书,担心喊他们过去种会让他们收不了心。

    谁知,他们根本没在读书。

    “去把人找到。”

    老朱进了大本堂,冷冰冰道了声。

    今找不到人,肯定不能种了。

    朱松那些家伙惹了老朱不快,朱允熥肯定不能去触霉头给自己惹麻烦,坐在曾几何时他坐过的那角落,百无聊赖着桌上的书本。

    要不是他穿越过来,原主现在怕早就被封了吴王,然后憋屈的终其一生。

    原主娘是常氏,常氏若论棋棋书画上那是不如吕氏,但常氏跟着马皇后长大,自受马皇后渲染,肯定是足够贤良。

    母族又是常遇春和蓝玉那样的勐将。

    论基因,并不差。

    原主胆懦弱,这和吕氏的后教育真脱不了干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