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孙儿去 (第1/4页)
一个月后,新兵入营。 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除了充入五军都察院的,剩下的全部派于各卫所中负责带新兵。 当然,带新兵只是其一,还要做好随时带老兵的准备。 老兵只是士气提升了还不行,要想永保战斗力,还得靠思想品行才可以。 毕竟,现在战斗力是得益于待遇的突然提升所致的。 一旦这些待遇成为常态,不仅战斗力会下滑,还会滋生军卒的堕落。 唯一的办法,只能从作风上入手。 而在新兵入营后,那些老卒也终于退了。 作为军户出身的他们,从没想过身体康健的时候就能离营。 离开的时候,不少人冲着京师方向跪拜,全都哭的稀里哗啦的感谢老朱的皇恩浩荡。 乾清宫。 老朱拿着方成洋收集上来锦衣卫的电文,嘴角咧着特别的高兴。 “不错!” 老朱行伍出身,当然知晓从军之苦。 这些老卒大多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入营了,有的人在老朱刚起家的时候就跟着他了。 算算时间,都快四十年了。 打了一辈子的仗,大多都受过伤,也是该放他们安享伦之乐的时候了。 “这事办的挺好。” 老朱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当面就对朱允熥提出表扬的,除非是特别高心时候。 “还行吧。” 朱允熥嘿嘿一笑,还自谦起来了。 “德性!” 老朱给了朱允熥一白眼,很快板起了脸。 “别你胖你就喘,这还只是第一步,回乡之后如何安置,可也不能放松。” 回乡的安置问题,老朱已发了谕旨。 各官府除了支付安家费外,还需解决回乡军卒的合理需求。 而朱允熥也授命了富民实业,对这些军卒给予帮助,想要种田的帮他们置办农具,想要找活儿干,能安排就帮他们安排。 “皇爷爷放心就是。” 朱允熥胸有成竹,还很有自信。 只要不限定户籍,机会还是很多的。 在军营那么多年,又没老的到不能动,总能凭一把子力气湖了口的。 话才刚落,魏良仁在门口禀报,道:“虎威营指挥使陈集求见。” 陈集都找到老朱这儿了,明事情并不。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陈集进门。 先冲屋里众人行礼,之后走至朱允熥身边,把手里的一份电文递去。 松江府南江,金山,娄县,奉贤四县百姓联名请命反对官府拨银给退役老卒。 “何事?” 朱允熥脸色不好,朱标先问了句。 “松江府有百姓闹事。” 朱允熥把电文转手,先递给了朱标。 “松江府鱼米之乡,安排些退役老卒对当地百姓并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或许是有人在故意引导。” 地方白添这么一笔开销,绝不仅仅只有松江一地不满,其他官员恐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这次要是弹压不下去,用不了多久其他地方也会群起效彷的。 “你准备咋做?” 老朱从朱标手里拿到电文扫了一眼问。 “孙儿去松江处理。” 虽有电文能够及时沟通,但总归比不上亲自过去了解的更为详实。 四县百姓若暴动还好处理,联名请命之下肯定不能来硬的。 可若来软的,在背后有本地人撺掇之下,无形之中也会增添了不少难度。 老朱眉头紧锁,脸上有了犹豫。 让朱允熥过去是一个很好的磨炼机会不假,但其中的困难也是实打实的。 那些官员士绅都不是省油的灯,手段龌龊心思歹毒,绝不会和你真刀真枪交锋。 朱允熥能力是不差,但毕竟还年轻缺少经验,很难保证一定能斗得过那些人。 “孙儿负责退役军卒司,而松江府又与退役军卒有关,孙儿岂能退缩?” “有电报在通讯也方便,孙儿有啥拿不准的随时再找您沟通。” 朱允熥主动请命,再次向老朱请旨。 这次,连朱标都不话了。 只有官员还好,怕的是士绅也有牵扯。 而且,他们十之八九参与了。 朱允熥的富民实业做的越来越大,这都是在和那些士绅抢夺利益。 尤其最近富明实业蒸汽机器问世,对士绅的手工作坊产生了不的冲击。 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士绅,专门设的对付朱允熥的局。 屋里长久寂静,老朱和朱标迟迟不表态。 “皇爷爷,父亲。” “百姓虽只是请命,但若拖的太久同样会出问题,就让孙儿过去吧。” “孙儿能解决的。” 等解决完了卫所的问题,也是时候解决海禁的了。 正好借此机会,提前考察一下。 朱标看了看老朱,打发走了屋里其他人。 只剩祖孙三人时,朱标才问道:“你既要过去总得先有个大致分析,知道你过去之后要面临啥问题吗?” 朱允熥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便是要过去也得先帮他把这些问题分析好。 “知道。” “主要是当地士绅还有官员,还是得先解决了他们,不然的话就是磨破嘴皮子也很难和请命的百姓把问题解释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