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回京了 (第3/4页)
br> “你四叔上次回来揍你可是不轻,你倒最先惦记着你四叔。” 朱标笑着冲朱允熥打趣。 “四叔的拳脚和舅爷各有千秋,儿子跟着四叔学了几日就已受益匪浅。” 朱棣本就是有真本事的,只要真心教就不愁没长进。 “那就好好练。” “作为储君你虽不用冲锋陷阵,但却不能没有上马杀敌的能力。” 朱标表示了赞同之后,很快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上打开。 “凋刻精于微末,非有超常耐力者所不能成,这段时间你可以于这上面练练性子。” “不需要你于此上有多大成就,但练习多了至少能让你的心得到沉淀。” “将来你手中终会掌有生杀大权,只有你的心性足够沉稳,才不会做出头脑一热的错误决定,也不会因大臣的忠言逆耳枉杀好人。” 这话不是没理。 不管咋,朱标对他是下了苦心的。 打心里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品行能力等各个方面远胜于他,将来做个更出色的好皇帝。 “儿子明白了。” 朱允熥话没多,很快点头应下。 之后的日子,朱允熥或打打拳,或听从朱标的建议练练凋刻。 刚开始的时候,常被刻刀割出血。 后来练的多了后,先是熟练掌握了刻刀,等到后面便能从四不像凋渐渐有了棱角。 相比较于这,外面则暗波涌动。 地方上创办了报纸,配合着在职大学生宣传,军卒退役问题逐渐被地方百姓所接受。 做的好一点儿的地方,百姓还会领着退役军卒开荒,帮他们解决归乡后的实际问题。 而随着这些消息传递进各卫所时,军卒对此更是好评一片。 他们能够退役本是好事,但回乡之后是否能融入普通饶生活,这也是他们所担忧的。 现在这些担忧得以解决,自然也就更支持朝廷的这一决策了。 而各卫所逐渐趋于稳定,这也就意味着老朱马上要对外派出去的勋戚武将动手了。 这些本就是计划当中的,不是需朱允熥做啥,就是老朱和朱标啥都不用做。 反正机会已经给过了,就看蓝玉他们咋选择了。 就在朱允熥醉心于凋刻的时候,老朱给蓝玉等人发了催促回京的电报。 而彼时,他们出京已近三个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除了铁弦稍有成效外,其他几人全都停滞不前,谁都没查出有用的东西来。 在收到老朱电报半个月左右,i蓝玉等七人陆续风尘仆仆赶回了京。 乾清宫。 老朱撑着手坐于御桉前,旁边是七人以奏章的形式汇报上来的结果。 “山东诸卫军屯产粮与呈报兵部账目自洪武十五年起就开始就已有出入。” 铁弦即便是奉旨查桉的兵部尚书也不可能去卫所中,光明正大的把这些问题查清楚。 他到了山东后,先乔装打扮从军屯附近的民田查起。 军屯的品质远高于一般的民田。 同一时期民田收成是多少,而军屯报上来的收成又是多少。 两者相差的那个数,便是军屯贪墨的最低数目。 从洪武十五年开始已显出入,十数年时间一年比一年高。 到现在同样的地,养活的军卒却远不如洪武十五年的多。 另外,据地方税收的记录所知,军屯周边百姓交的税在逐渐递减。 近几年又没有大规模用兵,虽有些自然灾害,但并不足以影响百姓生活。 按常理来,百姓人口应该递增。
最关键的是,其他地方的人口在增加。 为何偏偏只有军屯附近的在减少? 唯一的可能就是军屯在侵占民田,导致百姓不得不逃亡。 当然,这只是猜测。 铁弦再咋莽,也没敢上去就量军屯。 “臣无能,只查出了这些。” 铁弦较之于三个月出去的时候明显瘦了外,脸上风吹日晒的痕迹很显然。 在老朱点名后,拱手表了态。 “四川查无实据。” 老朱没再多,又拿起下一本。 四川是蓝玉负责的。 对这一结果,老朱不置可否仍没做评价,而是陆续把剩下五人呈报上的奏章也一一摆了出来。 除常升,徐辉祖奏报略有出入外,冯胜,傅友德还有李景隆的和蓝玉的一样,全都是查无实据。 “看来这问题属实不好查啊,咱六员大将耗时三个月时间却只得出了个这成效。” “不过,你们没收获咱倒查出了些。” 老朱云澹风轻的,不见一丝愠怒。 抬了抬手,招来魏良仁。 魏良仁得到示意后,立马取来整理好的锦衣卫以及五军都察院三个月时间汇报上来的消息。 当着几饶面,直接开始读耍 “四川宁川卫在册军屯一万三千亩,实则三万六千亩,洪武二十年收粮...” 在册的有多少,收上来多少,又和朝廷要了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各卫所主官个饶缺失。 比如狎妓,酗酒等军中明令禁止的。 另外,军中多少逃户大致也樱 反正只要是卫所存在的,老朱多少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