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着手布局 (第1/4页)
在开海的事情上,朱允熥谋划可不是一两了。 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标的问题,朱允熥都能应答有度,给出他们完美的解决办法。 大概一个多时辰后,老朱该问的问完。 端起桌上的茶水先试了试温度,之后抬手递给了朱允熥。 “你早有这心思了吧?” 朱允熥接了老朱的茶灌了几口,用衣袖擦了擦嘴,回道:“生产力快速发展后必会出现货物的滞销,倾销于海外这也是最快速有效办法。” 货物滞销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显现,老朱也并非不懂变通之人。 不会因非坚持海禁,而置逐渐显现的问题于不鼓。 “咱记得你当初大量加印会导致宝钞贬值的时候,就曾和咱过这生产力?” “而照现在来,这生产力已经开始提升了,那不就意味着该到加印宝钞的时候了?” 老朱没有后世成熟的经济观,但却是很善于学习的。 这个朱允熥虽只过一遍,但老朱却能举一反引出自己的想法来。 “生产力决定货币的发行量,这点肯定是母庸置疑的。” “商品价格总额,也就是生产力高,但货币的发行量,这样会导致通货紧缩,人们手里没有足够的钱支撑购买商品,就会导致商品的滞销。” “就像目前这样。” “但,目前的商品只是以丝绸为主,即便朝廷放开着衣的限制,寻常百姓干活的时候也不会穿这种既不耐磨,又不方便的衣服。” “百姓都不愿买,那有和没有不就一样?” “所以,仅凭这还不足以加印宝钞,得在百姓所需大部分之物的生产力均得到提升的时候,才是加印宝钞的关键时机。” 着,朱允熥顿了一下。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对于加印的宝钞,老朱早就迫不及待了。 没钱了直接去印,不仅省事还方便。 自听从朱允熥意见不再加印宝钞后,朝廷的朝政压力与日俱增。 重大用钱项目一个都不敢碰,生怕救灾用兵的时候没钱可用。 “有快,有屁放。” 朱允熥的卖关子,让老朱很不高兴。 “海外啊。” 朱允熥翻了个白眼,道:“让大明宝钞成为海外诸国交易的标准货币,那商品的价格总格可就囊括海外诸国了,肯定是要大规模的加印啊。” 仅仅三言两语,让人茅塞顿开。 老朱恍然大悟,随之反应过来了,道:“你这是啥态度?” 在老朱跟前,朱允熥向来怂。 不用老朱多,便立马认错。 “孙儿错了。” 朱标根本顾不上这,当即追问道:“你宝钞的发行是靠国家信用,以及金银储备来做支撑的。” “没有这两样的情况下,海外诸国又怎会愿用大明宝钞交易?” 对于这,老朱也上心了。 在两饶期待中,朱允熥缓缓道:“对于海外诸国来,大明宗主国地位还是很稳定的,只要大明有稳定的货币体系,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现在的大明虽有各种弊端,但走出海外那是足能扬着下巴走路的。 “宝钞的交易比金银更为方便,那些商贾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退而求其次去用金银支付的。” “另外,我大明一旦控制了海上航路,海外诸国都得跟着大明屁股后面喝汤,他们只能选用大明宝钞交易。” “但,一旦如此宝钞的印刷技术必须得提升,不仅要保证宝钞的流通寿命,还得严查宝钞的私印。” “在这方面,职大已有人在想办法改进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中,距离最后出成果恐还需一些时间。” 完这些,朱允熥迟迟没下文。 “还有呢?”朱标问。 朱允熥支吾了半,瞥着老朱道:“剩下就是金银储备了,儿子怕了皇爷爷会不高兴。” 老朱一个眼刀扫去,不快道:“咱不高心事儿多了,你少做了吗?” 这不一样。 万一一个不好,老朱眼看就要同意的开海,可能就此就要香消玉殒了。 “你先。” 最后,依旧是朱标相劝。 朱允熥想了想,道:“金银储备是必须的,而且大明宝钞一旦成为海外诸国的标准货币,庞大必远胜于现在。” “大明的金银肯定不够支撑,唯一的办法还在倭国的那银矿。” “只要控制了那银矿,金银储备问题数十年都不用再担心了。” 上次,朱允熥提起石见银矿的时候,被罚抄了《皇明祖训》。 拖拖拉拉的抄了快一年,才最终得以完成。 这次,朱允熥完后。 老朱和朱标只交流了个眼神,父子两谁都没做最终表态。 顿了片刻,朱标道:“你先尽快把沿海工人失业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其他的。” “好。” 朱允熥才答应,老朱便问道:“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