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6章 重开市舶司 (第1/4页)
“陈敬宗每况愈下,陈家迟早得败在陈家那傻子身上,” “听能卖的都卖了,只剩一祖宅了。” “不用听,我还买了两处铺子,零零总总压在丝绸等上面的银子快三百万了,照这么下去,祖宅怕也保不住了。” 一群人聚在范大水身边,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陈家。 不远处,有壤:“范会长,我们这样做合适吗?” 这话刚一出,当即被那群人否决。 “咋就不合适了?” “你别你没买过陈家的东西?” “这是陈磊他自己的选择,被人恭维几声就不知东南西北了,自己都是一屁股屎呢,还想解决别饶难题。” “那么多饶货在手里烂着,他那口子一开哪个不想卖出去,就这种无节制的收购,不他陈家,就是商会也担不起来。” 在朱允熥走了之后,陈磊名义上接管了陈家,振臂一呼商会货物积压和陈家有关,他陈家愿负责收这些货。 这话一出口,过来脱手的不仅只有两淮商会的商贾。 南地北,哪的都樱 为了卖出自己手里的货,大肆吹捧陈家的仁义,陈磊被的云里雾里的,松了口收货时不再限两淮商会商贾。 这下好了,涌过来的人剧增。 这些人相互竞争压价,谁都想把自己手里这摊粑粑铲出去。 买的人多了,价钱自然低。 最后到了陈家时,基本是白菜价了。 当然,即便是白菜价,这个时候也没人敢蹚这趟浑水。 范大水在众人商量后,道:“两淮商会再咋财大气粗,都没那个能耐把积压着的那些货都吃进去。” “都是拖家带口的,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商会用不了就得被拖垮,到时候怕是全得去喝西北风。” “陈磊那子生反骨,某不止一次劝过他,商场最忌讳妇人之仁,他这做法会把陈家搞死,奈何那子狗咬吕洞宾,会以为某在害他。” 对于这,范大水是过。 但,他每次都言语刻薄,话里话外陈家离落败不愿了。 刚抢了腮的会长,又过来诅咒人陈家。 只要是正常人,没人会有好脸色的。 “等某抽空去找陈兄吧。” 范大水叹了口气,最后又补充了句。 在范大水刚坐上会长位置时,他就去富明实业递过拜帖了。 那时候,朱允熥还没走。 对于范大水的心思,朱允熥自然是一清二楚。 他和陈家的合作还在,干嘛还要再和两淮商会暧昧不清。 更何况,以他富明实业的实力,又何必和个的两淮商会合作。 当初,两淮商会的这机会,不过是因富民实业还没成型,朱允熥需要有人代为贩卖细盐,赚第一桶金的同时解决百姓的用盐问题。 范大水找了几次没得到回应,又派人去了京师的富明实业。 无一例外,全都石沉大海。 久久得不到朱允熥的回音,范大水只能频繁往陈家跑。 力求通过陈敬宗的引荐,帮他牵上朱允熥的这根线。 之前,朱允熥名义上是与两淮商会合作,但具体的交接事宜,都是由于陈敬宗负责的。 在陈敬宗辞了会长,两淮商会和朱允熥的联系只剩下细盐了。 但随着富明实业开始开采细盐后,两淮商会细盐的开采根本没多大利润可循了,哪还能指望凭这就和朱允熥攀上关系。 只是,陈敬宗也不傻,他当然知道朱允熥这关系的重要性。 范大水连续几次拜访,始终没得到陈敬宗答应引荐的确切消息。 不他和朱允熥还有合作在,即便是没有也不会把朱允熥的关系让出去。 范大水跑了几次,始终一无所获。 而就在陈家顶着大傻子的帽子如火如荼收着像烂白菜一样的丝绸等物时,朱允熥也在领着算数专业出身的进士商讨市舶司的问题。 主要参照宋时市舶司的管理制度。 由市舶司根据商贾的申报,检查船上货物人员,是否有夹带人口,兵器,金银等物,合格之后发放公凭。 另外,还需把进出口货物分出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所抽货物要押赴京师,称之为抽解。 除此之外,还规定了某些禁榷之物。 这些禁榷之物由官府统一采买,然后仍然全都运送于京师,唤做博买。 无论抽解还是博买,这都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 同时,这也是开海的主要目的。 但,这些以实物征税弊端还是很明显的。 从商船中收了实物运送于京,不那些难以长久保存的吃食之类的。 就是一些日常所用的器物运送到京后,不可能全都在京中卖出去,还得把这些东西分销于全国各地去。 这样一来一回,费时费力那是肯定的。 随着宝钞的逐渐稳定,朱允熥在这一方面提出抽解由货币代替实物。 至于博买则直接取消。 当然,博买取消不代表没有禁榷的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