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飞速攀升 (第3/4页)
> “现在刚哪到哪,不用着急。” 随着市舶司的最终公布,还将会有涨幅的高峰。 现在的陈家,需沉得住气。 陈敬宗抿了口茶,不疾不徐从容不迫。 见此,陈磊这才坐下。 “爹,我们这次卖多少?” 对于这,全凭陈敬宗做主。 反正一旦上了富明实业的船,那就要与朱允熥给八二分成了。 “看最后的涨势再决定吧。” 目前只能预料到这些货会涨,至于涨到哪种程度可还很难。 之后的几,开市舶司不过只是民间的口口相传,但随着像范大水那类商贾的疯狂买进,把出海的紧俏货物炒的像坐上了火箭。 朝廷还没有市舶司明旨,那些货便在以成倍翻涨。 不过数日时间,便已到了往日的均价。 五日后,早朝。 翟善代表的六部等衙门,主动对市舶司的章程表了态。 “臣以为太孙对市舶司的规划合情合理,臣赞成以此规划落成。” 这章程是他们一块商量的,随着翟善表态之后,其他众人纷纷道:“臣附议。” 要的就是这结果。 老朱不置可否,道:“那谁来把这章程向其他人。” 六部的尚书,都察院的都御史知道实际详情,但衙门的左官只是听闻朝廷有开市舶司的打算,至于具体章程是啥他们都不知道。 “臣来吧。” 翟善自告奋勇,主动站出来做了介绍。 上面的主官都同意了,下面那些人只是听听而已,谁敢再提不同意见。 他们若是的多了,不仅仅只是否决朱允熥,也是不给自家上司面子,就等着将来被穿鞋吧。 “诸位有啥意见?” 最后,老朱又问。 “臣等附议。” 整个奉殿大官员齐刷刷拱手,全票通过了朱允熥对市舶司的提议章程。 朱允熥自然投桃报李,道:“要是先开一处作为试点,各位可有人选?” 翟善作为吏部尚书,像这种铨选肯定是要由他了算。 “臣有几人。” 翟善拿出一名单,由魏良仁上前递上。 老朱看过后,又传给了朱标和朱允熥。 六部都察院还有内阁起来都算是文官,但相互之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在翟善递上来的名单中有三个名字,很明显是他们三个衙门分别举荐上来的。 目前三个衙门,只有内阁较弱一些,但在文官足以控制的情况,还不适宜提升内阁的地位。 所以,并不能直接支持内阁。 如此一来对朝廷最有利的办法,只能是想让他们自个儿竞争起来。 朱允熥把看完的名单还回给老朱,道:“这三饶优势分别都在哪儿,这恐怕得翟尚书仔细介绍一下了,孤对他们三人印象不深。” 一般情况下,要是选某一官职的话,吏部也会推举几人出来,然后供皇帝作为参考。 当然,哪怕是大明后期的那些皇帝,对吏部推举上来的人若不满意的话也仍有驳斥之权。 只是不管同意与否,皇帝都会自行对推荐上来的人做考察。 毕竟只凭推举之饶一面之词,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详尽有实的。 朱允熥直接询问,老朱不见反对,翟善只能应了声开始介绍起来。
这个如何,那个如何。 翟善了大半,朱允熥从他的话里很明显听出了对一个叫苏保之饶偏袒。 就在他对这苏保浓重介绍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曹铭站了出来。 “在下以为赵臣也还可以的,翟尚书何不多他。” 之后,黄淮不甘示弱,也站了出来。 “那个叫施道的也挺不错啊。” 一看计划奏效,朱允熥马上加了把火。 “这样看来曹御史和黄学士对翟尚书举荐的人也有了解啊?” “那不如请二位一并都,既是要选贤举能,那就选最优秀的。” 朱允熥这口子一开,以这三人作源头,六部都察院内阁三衙门很快展开唇枪舌战。 刚开始,还是以这三饶优势做辩论,等到后来开始对这三饶不足展开了炮轰。 随着这三衙左官的加入,开始就三衙本身的优劣展开了抨击。 能站在奉殿的总共才有多少人,不过片刻的功夫,便有一大半的人加入了战场。 那些人扯着嗓门,都快把房顶掀翻了。 老朱瞥了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朱允熥,把旁边桌上的茶杯甩出去制止了辩论的正如火如荼的众人。 “咱的奉殿不是菜市场,想吵去外面吵去。” “翰林院拟旨,重开太仓黄渡市舶司,所有商船需遵守大明律法,若有违背之人严惩不贷。” “市舶司提举务必在三日之内给咱个确切答复。” “有事午朝再。” “退朝。” 老朱大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