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_第341章 孙儿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1章 孙儿去 (第3/4页)

国,先亡其史。

    欲要计划顺利,必先通晓教化。

    只有大明的教化在倭国生根发芽,大明的宗主国地位才最终不可撼动。

    “黄侍郎,目前职大能找出多少通四书五经的学生?”

    大明精通各种典籍的人是不少,但想找出能绝对他支持的计划,以他所想的把大明的教化在海外开枝散叶的,只有职大能办到。

    “大概有数百人吧。”

    黄观想了想,大致回了句。

    目前职大的学生有先攻算数律法两大科的同时学习四书五经的,也有本来已有了功名,想通过攻克算数律法从职大入誓。

    职大这类人才稀缺,入仕之后往往比单靠四书五经升迁的更快一些。

    为了能控制文官集团,朱允熥并没制定太多限制,只要身家清白就可以由职大参考。

    一时间,不少人涌入。

    朱允熥不再多问,直接道:“你从中挑选些心志坚定,采取自愿模式赴倭国传扬我大明文化。”

    “需要提前明,除了挂职大的学位,由富明实业发放月钱外,朝廷不会额外授官,去不去全凭自愿,谁都不能勉强。”

    他们过去是为了做教化的,要是心智不坚定,且又带着不愿的负面情绪,别到时候没教化了别人,反倒让别人给教化了。

    “徐掌柜,你多甄选些身家清白之人去龙江船厂,等孤去倭国之后那三千虎威营必定是要调走的。”

    “宝船出海关系到大明的千秋大业,富明实业要不遗余力鼎力相助,一定尽可能把宝船出海的时间压缩在一年以内。”

    目前的富明实业,除了陈家那二百万两分成外,还在陆续在做外商的生意,手头逐渐宽裕了,能腾出手支持郑和的宝船了。

    之后,朱允熥又道:“无论是蒸汽还是电气都需要大量的煤炭支撑,要继续派人多往山西勘探,一旦发现大规模煤层要做好随时开采的准备。”

    “另外,就是官道上的水泥路了,要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要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主要官道的铺设。”

    官道的通达,也能带动经济。

    “剩下就是要加大力度在北方盖房子,在建的时候要做好长久规划,要往繁茂大城上面靠拢,要做好一百年一劳永逸的打算。”

    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老朱就曾派朱标考察西安和洛阳两处,做迁都的首选目的地。

    当时,朱标途中染了风寒,命悬一线险些命不保。

    也许是因朱允熥的穿越,让老朱改变了迁都的规划,反正他过来这么久,老朱并没再提迁都的事情。

    但,不提不代表不足做了。

    应府风景宜人,十里秦淮繁华热闹,哪哪都好,但按地理位置来论,却并非都城的最佳之处。

    黄长淮三条堑,无形中会阻碍朝廷对北方游牧外族的控制,等朝廷收到军情派出大军,那些人早就劫掠完跑没影了。

    因而,凡大一统王朝就没有在南方建都的。

    大明要想保北方的安定,迁都必须在日程规划之上。

    “是,卑下记住了。”

    早在水泥问世之际,富明实业便有盖房的打算,在不少地方都有安居工程。

    富裕些的地方多会以成本价售卖,要是贫寒之处干脆给出了白菜价。

    只不过,目前的富明实业实力还不够雄厚,这个事情一直都没能纳入主要规划当中,只零零星星做了一些,受益的人并不多。

    安排好这些后,朱允熥去了船厂。

    郑和穿着短打正在挥汗刨花,见到朱允熥过来这才放下手里的工具,擦了擦快要滴下来的汗。

    “殿下!”

    朱允熥阻止了正要见礼的郑和,笑着道:“随孤走走吧,孤近日要去倭国,怕是很难见到这大宝船的成长了。”

    郑和跟在朱允熥身边,指着每一处工序和朱允熥认真的讲着。

    朱允熥虽听得云里雾里的,但能置身于这么大一项伟大的工程,让他的心中由内而外散发着满满的成就。

    正着,有一人冲着这边喊来,道:“安哥,安哥...”

    才刚跑没几步,便被跟在朱允熥身后的护卫拦了下来。

    “安哥,我虎子啊。”

    朱允熥抬脚上前,那少年欲要越过护卫往过来跑。

    奈何那些护卫张着胳膊,任凭他再咋急切,始终难以挪动分毫。

    “安哥,你也来干活啊?”

    朱允熥瞧清这少年正是之前他以为郑和死了离家出走时,在码头上扛大包认识的段虎。

    一抬手,遣走护卫。

    段虎近前,道:“安哥你留在郑特使身边了,安哥你识字肯定不用再干苦力了。”

    人是郑和招来的,郑和当然知道段虎的家在哪儿。

    而郑和同时也知道朱允熥曾因他的事情,去段虎家附近的码头扛过大包。

    对段虎认识朱允熥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这是太孙。”

    郑和没多苛责段虎的没大没,只是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