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 回程 (第2/4页)
行辕外面,任由太孙全权发落。” 不过是三个替罪羊而已。 朱允熥回道:“既是在倭国自要遵循倭国的律法,如何处置将军做主就是。” 足利义满既把替罪羊找来,那就要给朱允熥一个满意的交代的。 “这样的话,那就以倭国律法施以绞刑,下臣马上就去安排。” “太孙和燕王早些睡。” 朱允熥在倭国待的时间够久了,该做的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 足利义满做到现今这步已算可以了,朱允熥也没再多加为难,直接道:“将军准备一下,明日大明正式向倭国回复国书。” 听到这,足利义满这才有了笑。 他名义上找了三个替罪羊,但实际却没少为这个事情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得到朱允熥的松开,费尽千辛万苦的劳累总算是没有白费。 “好,下臣马上准备。” 足利义满走了后,朱棣遣走了方凡。 “这个龟山怪不得会把三件神器送给足利义满,看起来的确是不够精明啊。” 朱允熥笑了笑,道:“精明与否不重要,只要他不愿当咸鱼那就好。” 龟山要就此隐退那是没办法了,但他倘若还想为之努力那就容易多了。 “现在龟山的实力太弱了,我们即便再帮忙也很难他也很难有胜算,即便真的要出手,那也该倾向于大内义弘。” 朱棣对各方势力的实力多少也都已经有了了解,对朱允熥的想法并不否认。 “国书递了就回去了?” 朱允熥点头,应道:“各方矛盾都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了,再不走怕是要牵扯进漩涡当中了。”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那数百儒生将会发挥不可想象的作用。” “凡外邦游牧民族想要入主中原,必得先让自身实现汉化,让自己的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交融。” “倭国上到文字下到习俗虽与大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仍然还相差甚远,只有让倭国潜移默化中接受儒家的经典,才会认同大明对倭国的治理。” 这便是那数百儒生的作用。 朱棣武略虽然更强,但也不是一点儿不懂政治。 对朱允熥的这些,也是深表赞同的。 要是不能让倭国百姓从心底认可大明,倭国就是乱成一锅粥,大明也休想从中赚一点儿好处。 “你的没错。” “明交换了国书,把该谈的谈妥后马上就回大明,可别再生出什么幺蛾子了。” “正如你的,现在倭国的矛盾都已经到了临界点了,你要是参与的太深很容易引火烧身的。” 自上次搞了个纵火的苦rou计,朱棣对朱允熥便没了信任。 “那是!” “侄儿还想赶紧回去,催催郑和的宝船尽快出海呢。” 次日一早,行辕也在装饰。 快中午的时候,有礼官过来引领。 朱允熥和朱棣身着簇新蟒袍,领着大明的礼官正式面见了北朝以松黄为首的君臣将领。 无论是朱允熥和朱棣那都是潢贵胃,即便到了松黄跟前,也只有他向他们见礼的份儿。 在两国互相行礼后,随行礼官拿出了早就拟定好的国书,扯着嗓子开始宣读起来。 “奉承运皇帝诏曰: 复载之间,土地之广,不可以数计,古圣人疆而理之,于出贡赋力役、知礼仪、达于君臣父子大伦者... 俾下以倭国为忠义之邦,则可名于永世矣,王其敬之,以贻子孙之福。故兹诏谕,宜体卷怀。” 洋洋洒洒数百字之多,为了让倭国在座之人都听懂,在礼官以汉文念诵之后,有倭人现场翻译后又念诵了一次。 待用两种文字念完,已是半时辰后了。 松黄领着足利义满为首的幕府实际掌权之人恭恭敬敬接了大明的国书,并表示愿与大明的友谊长地久之类云云。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朱允熥对之深以为然,今递交国书明翻脸不认那都是可能的。 他自己的话他自己都不信,更别信别饶了。 双方领了国书后,倭国对大明的朝贡贸易便已算正式达成了。 之后,足利义满便带着足利义持和朱允熥还有朱棣进行了进一步的会谈。 像朝贡贸易多久去一次,既定的规则是什么,大明沿海的倭寇要求倭国做到什么程度的协助,而两国的商船又如何互通。 不管是朝贡贸易,还是两国商船的互通,在大明那都是有明确律法规定的。 因为很多国家对大明的朝贡,不过就是为了从大明这儿薅羊毛。 碰上一些不要脸的,一年能来好几次。 什么万圣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旦了,反正能叫上名字的节日都要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