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170章我桃园上下,欠小妮子一个人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我桃园上下,欠小妮子一个人情! (第3/4页)

也不会,”西王微微摇摇头,对马孟起、韩良遂等人嘱托道:“西北军、王妃和义庆王子,就拜托各位老兄弟了。”

    “西王放心!”马孟起带着韩良遂等人单膝跪地,毅然道:“我西北军也不是好欺负的,谁若是敢动王妃和王子一根毫毛,我等决不答应!”

    “嗯,那本王就放心了。”西王含泪点点头,站起身形,向内行去,“容本王跟王妃道个别,就即刻赴京奔丧。”虎躯微微有些颤动。

    “恭送王爷!”马孟起等人轰然拜倒,满脸是泪。

    就这样,新皇帝傅正胥用12道金牌,从西北调回了自己的4弟西王,要其回洛阳奔丧,从此,将西王傅正虎软禁在帝都洛阳,确如西王预料的那样,傅正胥确实没有加害他的意思。

    傅正虎是先帝傅君峰4个统兵的儿子中,武功最弱的,只有4级高阶,但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不召回他,傅正胥就不可能顺利掌控西北军的军权。

    西王这一走,西北军中的部分将领,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随后到庆阳接替西王的新任西北军主将司马艾还算是厚道,没有加害西王的王妃和义庆王子,说老实话,他也不敢,否则肯定要引起西北军4万将士的兵变了。

    但西王的王妃孔氏,却没有等到西王回归西北,一年后郁郁而终,撒手人寰,成为西王心中永远的痛。

    ##########

    帝都洛阳,大年初十。

    皇帝下达了一系列任命:

    不再设立文相、武相。

    任命北王,监管整个北方方面军全部2个军团。

    任命刘光仁,掌管兵部。

    任命司马述,掌管刑部。

    任命司马艾,为西北军主将,大将军军衔。

    王介甫,赵廷宜,孔文举,三个尚书的位置不变。

    张须果,任北方军第一军主将。

    尉迟敬德,任禁军主将,”上”将军军衔。

    夏侯元让,任北大营主将,”上”将军军衔。

    王青书,任北大营第一师师长。

    司马智及,任北方军第二军主将。

    司马士及,任右羽林主将。

    司马化及,任东南军第一军副军长。

    王青栋,赵铭科,则分别升任吏部和户部的副侍郎,4品官职。

    不难看出,拥戴新皇帝登基的司马家、王家、赵家,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其中尉迟敬德目前的内力修为是4巅峰,任禁军主将还算勉强,因为之前13个”上”将军中,文清和北方军第二军副军长王行满都是4级巅峰,但夏侯元让、司马士及作为4级高阶成为”上”将军、右羽林主将,却是有些重用了,王青书的内力修为也到了4级高阶,做师长还是够格的,最特别的是司马化及,他只是4级中阶的修为,却爬到副军长的职务,完全是重用了,这在大汉帝国军中是极为少见的。

    可能皇帝也觉得不能把司马家的人一下子提拔太快,造成朝野震动,所以司马士及、司马化及虽然职务上有所提升,但并没有直接任命他们为”上”将军,不过,有实权就成了,所谓的”上”将军,只是一个头衔罢了,今后还有的是机会封赏。

    因为独孤如严请辞,司马艾晋升大将军,大汉帝国仍然保留了东王、南王、西王、北王、刘光仁、司马述、刘成裕、司马艾、常羽春9个大将军。9个大将军中,司马家和刘家并驾齐驱,都有两位,北王地位超然,实则已经真正领了大将军王的军衔。

    加上文清,有13个”上”将军,分别是:徐天德、独孤卫青、王行满、马孟起、刘成周、刘志夫、刘成功、太平、张须果、司马智及、夏侯元让、尉迟敬德,文清。

    虽然先帝已经过世,但最后颁给文清的”上”将军任命诏书,新皇帝还是不敢违逆收回。

    13个”上”将军中,刘家依然占据了主导,有4位之多,但司马家表面上只有司马士及一人,实则在实权上,至少要加上司马士及和司马化及。

    同时,皇帝下旨,大规模征兵,用以补足之前雁门关之战中,损失的北方军、西北军和洛阳5军的空编。

    调北大营3000人马,替换原有的2000禁军,成为新的禁军。

    原有的2000禁军,暂时被替换到了北大营驻防。

    ##########

    立谁为太子?

    朝堂上,在这一问题上,正胥皇帝和司马述、赵廷宜等朝中的大臣,有些争执。

    司马述、王介甫、欧阳不群等人,力挺二王子广庆。

    而赵廷宜、孔文举等、朱高公等人,则支持大王子勇庆,赵家支持勇庆王子是自然了,因为勇庆王子就是娶了赵家的女儿—赵合德,孔文举和朱高公支持勇庆王子,则完全是看重了他的人品。

    最后,皇帝考虑了三天,还是遵照先帝遗嘱,仍旧立长不立幼,立大王子勇庆王子,为太子。

    同时封二王子广庆王子,为晋王。

    新的权力争斗,从立太子就开始了……

    这样,勇庆王子就入主原太子府,二王子广庆王子,则搬到了原来诚王的府第,改为---晋王府。

    晋王府内,客厅。

    “啪……”晋王广庆,把一个瓷杯,狠狠摔在地上,咬牙切齿,狠狠说道:“本王为父皇做了那么多事,最后,这太子之位,还是落到老大手中,他有什么本事?不就是老实吗?”

    “晋王不要着急,皇上刚刚登基,后面日子还长着呢,咱们,总有翻盘的机会!”晋王身前的司马述躬身说道。虽说他的亲外甥是勇庆王子,但司马皇后并不是司马述的亲meimei,平日里,他却与广庆王子,走的更近,不然当年,也不会把貂蝉嫁给广庆王子。

    “就是!现在的太子,手中没有太多的力量,我们几个,鼎立支持晋王,先布好局,不断影响皇上,到时候,不怕皇上不改变主意---”欧阳不群也安慰道。

    “至少我3000禁军,到时候,肯定支持晋王!”一旁的尉迟敬德也表忠心道。

    “我王家,全力支持晋王!”王介甫和王行满也躬身道,王介甫是晋王的外公,当然希望晋王登位了。

    “那本王,就先谢过几位---”晋王广庆这才舒出一口气,又狠狠说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咱们走着瞧!”

    勇庆太子过于忠厚,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开始算计自己了……

    ##########

    1月8日。北平郡。

    前面就是北平郡,文清一行,自是不便入城,于是绕一个弯,就想从城外,绕城而过。

    正往前走着,前面负责开路的张飞来报:“文清,前面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