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万山湖品诗,子高:剩下半杯我来 (第2/8页)
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茶社刚开张没三天,洛阳无数才子佳人就慕名而来。其实他不知道,从他骑马踏入洛阳北门的那一刻起,洛阳城就已经隐隐有些躁动了! 消息从洛阳城的守城士兵、同时进城的百姓那里悄然传开,说洛阳城来了一位美貌的逆天的人物,洛阳城自从玉梅、安乐公主、孔莺莺走后,已经很少有如此漂亮的美人出现了,而太平公主平日里深居简出,甚至经常呆在南大营中不出来,所以已经渐渐淡出洛阳人的视线,现在突来来了一位美人,就像一池平静的春水中,被扔进去一块大石头一般,立时就炸锅了。 帝都4美和京城6秀10个美女中,骑马的就太平公主和独孤玉环,韩子高是骑马进城的,别有一番飘逸。 因为他穿着男装,但相貌却是个女子模样,不知是男是女,反正是个比绝大多数女子都漂亮的大美人无疑! 谁说大美人就一定是个女子啊! 是男是女重要吗? 反正是个大美人就成! 就算是男人,也是天下最美的男人! 而这个大美人,不但漂亮,而且饱学诗书、知书达理,难得的是,听说武功还很高! 最先来清高茶社的,还是一些普通的文人墨客,后来身份越来越显赫,不到一个月,赵铭科、王青栋这样的只能算是中等人物了,司马化及、王介甫、晋王广庆,甚至是勇庆太子都曾或明或暗不止一次到过清高茶社。 他们这些有身份的人去,还算是斯文的,和韩子高谈论一些诗词歌舞,饮饮茶就走了,但那些普通的才子佳人则有些狂热,有些人不说一日三餐留在那里也差不过,为的就是能亲眼看看韩子高长啥样。 因为每天来的人太多了,韩子高准备请一些人诗友来帮忙,消息一传出去,不少官宦人家的子弟、小姐纷至沓来,纷纷要求义务做茶官,搞得韩子高哭笑不得,还不能把人给得罪了,于是不得不动用勇庆太子的关系,把一帮人少爷、小姐安抚住,最后请了清一色的20位女子做茶官,另外请了几个擅长唱歌、跳舞和弹曲的佳人,增添一些雅趣。 一个月后,在南”朝”鲜的惠子得到消息,知道肯定是韩子高到洛阳了,千里迢迢赶了过来,帮韩子高一同打理茶社,韩子高也不好赶她走,二人就一同留在了洛阳,有了惠子帮忙,韩子高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不过惠子的到来,再次引起二次轰动,来茶社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这两个美人算是把洛阳城内的各阶层的人通杀了-- 喜欢男人的女人,喜欢女人的男人,喜欢男人的男人,喜欢女人的女人,虽然有些绕口,但说白了,除了净身的太监外,都对这二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得美貌,还有才学,武功还到了4级高阶,还能经常抛头露面,这样的美人天下难寻啊。 这要是两个普通身份的美人,以晋王广庆、司马化及、赵铭科、王青栋的性格做派,早就把她们强行收入府中了,但她们背后有勇庆太子罩着,整个洛阳城那些想入非非的达官贵人,还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刻意结交,希望获得二人的青睐,能一亲芳泽。 因为应酬太多,慧子来了之后提出建议,二人每个月逢5,逢10才出来会客,这才缓解了多日来的紧张局面,有了一些自己的时间。 这次二人见面,慧子没有像以前那般死缠烂打了,和韩子高之间的关系处的恰到好处,刚见到惠子时,韩子高还旁敲侧击打听了一下文清的情况,没想到惠子当时就恼了,后来二人都心照不宣,不再提文清的事了。 其实韩子高不用问也能猜出来,文清回东北后,没有听说娶妻纳妾,也没有听说有何绯闻传出来,而惠子又来反过头来找自己,那就意味着他们二人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自己的一番安排算是打水漂了,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来由有些欣喜的成分,一是没有看错文清,他果然是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二是他们二人没机会了,是不是自己又可以动点心思了? 韩子高到洛阳后,就没有用自己原来的名字,再次给自己起了个假名—高阳,惠子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百惠,其实她的全名就叫百慧子。 韩子高之所以要改名,是因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总是有人知道的,而且韩子高也不希望消息传到南”朝”鲜那边,引起金太阳的反感,甚至他内心深处,都不希望身在东北的文清知道,毕竟自己抛头露面,于形象不好,难免让人觉得自己生活不检点。 不过他的相貌,洛阳人确实以前没怎么见过,创元19年的马球赛他倒是来过一趟洛阳,但也就是匆匆而来就走了,没有和什么人接触,况且那时他年龄还小。 惠子之所以要改名,是因为用惠子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她就是倭人,大汉帝国百姓对倭人的仇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倭人身份,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清高茶社不但卖九州大陆各地的茶水,而且兼卖茶叶、文房四宝,加之几名佳人坐台弹唱,生意火爆,文人墨客在茶社内留下的诗词佳作,都被韩子高认真汇集成册,部分墨宝则通过拍卖的形式出手,一时间因为有“清高”二字的落款,价格更是飙升了一倍,间接捧红了不少才子,那几个坐台弹唱的佳人很快也成了洛阳城有名的花旦。 当真是财源滚滚啊!三个月下来,就赚了数十万两白银!绝对令人咋舌。 韩子高之所以如此做,一是准备把那些诗词歌赋将来带回南”朝”鲜,教化当地子民,二是准备把挣来的银子带回去,增加南”朝”鲜的国库收入,他想把创元19年那次马球赛输掉的银子给赚回去,自从那次南”朝”鲜输了银子,一两年都没缓过劲来,国库极为拮据。 勇庆太子本来这几年对举办品诗会已经不太感兴趣了,这次因为有韩子高和百惠在洛阳,于是一下子活络起来,微服秘密亲赴清高茶社请她们二人出马,这段时间茶社多亏了勇庆太子照顾,韩子高不好薄他的面子,于是爽快答应下来。 晋王广庆得到消息,也动了心思,主动找到勇庆太子,要把这次品诗会的档次提高一层,在万山湖湖心岛自己的别墅举办,勇清太子也没做他想,就点头同意了,具体事宜就交给了赵铭科和王青栋打理。 消息在洛阳城内传开后,听说有高阳和百惠坐镇品诗会,不少文人墨客都纷纷要求参加,报名的数量甚至达到了玉梅当年在的时候,因为人太多,赵铭科和王青栋最后控制了一下参会人员的数量,只发了200个请柬。 整个事情的原委就是这样。 ########## 回到万山湖畔。 其实湖边是有两艘游船在接客人,另一艘船上还是空的,韩子高完全可以上那艘船,但他远远打马而来,恰好见到文清带着长今三人正在登船,看文清的背影似乎有些熟悉,身形不由一震,加快了前进的马速,慧子则不明所以跟了上来。 “船家,且莫急着开船--”见文清已经上了船,船夫正准备开船,韩子高当时就急了,立时出声唤住,一双美目则怔怔看向文清。 此时文清正好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 就那么直愣愣互相看着对方! “咳咳--”文清经赵云和长今的提醒,这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赵铭科和王青栋后,客气打招呼:“原来是王大人、赵大人,幸会幸会。”他来洛阳时,是王青栋接待的,后来还去了王府,太后寿宴上也跟赵铭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