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有子无谋_66、想娶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想娶她 (第4/5页)


    待京玉子走后,床上的九方长渊才重新睁开眼。

    看着临近傍晚的天光从半掩着的房门外照射进来,偌大的越王府里,本就冷清的环境,随着夜幕降临,变得更加的冷清。他看着那朦朦胧胧的暗黄天光,莫名觉得今日的王府,真的是太过安静了。

    进程还在控制之中吗?

    他抬起完好的左手,揉了揉眉心。

    希望能一直都在控制之中吧,若是脱离了掌控,一切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他不敢想。

    也无法想。

    天道循环,因果昭昭。

    ……

    汝阳侯府。

    回来的路上睡了一觉,楚喻已经不如何困了。

    就着将将要夕阳西下的阳光,他被自家娘亲抱在怀里,趁着天色还没暗下来,他娘亲正给他指着三字经上的字,教他认字。

    前世里,楚喻虽也会读书写字,但因种种环境因素所致,他学习的范围太过笼统,导致许多常识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并不能领会其中深意,如三百千这种寻常人家的小孩儿都会倒背如流的东西,他在前世里,根本是没接触过的。

    所以现在,楚云裳每天都会专门抽出一个时间来,教儿子认字。

    虽然年纪还太小不会说话,不能读书,不能写字,但这并不妨碍他先认得这些字,等再大了点,可以说话握笔了,就可以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楚云裳指着三字经上的字教他。

    今儿教的是“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这一段。

    这一段难认的字挺多,楚云裳教得很认真。

    “你看,这个‘菽’字,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叔叔的叔。‘叔’字的字义,我以前跟你讲过,其实是用手拾豆子的意思,那‘艹’和‘叔’联合起来,就是指作为草本植物子实的豆子,简单来说就是豆子。所以这个字‘菽’,就是豆的总称,专来指豆子的。”

    楚喻听着,会意的点头,表示明白。

    他娘亲讲解的总是很简单,一听就能懂。

    楚云裳解释完字意,就单手搂着他,另只手取过一旁的狼毫,工工整整的写下“菽”字的小楷。

    她的字很是秀丽,看起来娟秀婉约,却又不失风骨,是许多大家闺秀千金小姐都很羡慕的字体,乃是出自名师教导。

    ——幼时生母莫氏和楚玺和离之前的那几年,楚玺是很看重她这个嫡女的,不仅专门请来翰林院的阁老来为她启蒙,更是请了帝师来授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甚至是帝皇御下之术等各种才能的教导培训。

    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老话或许在别的人家里有用,但在书香世家楚家里,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楚云裳幼时所受到的教学,比起侯府里其他的少爷小姐都要更加传统和正宗。

    这实在是因为她的生母莫氏,出身于太师府莫家,乃是莫太师的嫡长女,又是大理寺里唯一的女官,一手断案能力颇得宏元帝欣赏,更得过太后皇后等宫闱中人的赏赐。所以莫氏当时嫁进汝阳侯府里地位极高,连带着女儿楚云裳的地位也高,力压完虐楚玺其余的子女。

    地位如此之高,那自然而然的,启蒙教育便也是最好的。

    是以莫氏同楚玺和离之后,尽管楚玺收回了楚云裳作为嫡女的一概特权,但不可否认的是,楚云裳真的是个才女,幼时学过的东西,一并不曾忘记落下,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以阁老和帝师少年时都不曾有过的才学境界,一举成为了懿都里公认的真正富有学识的侯门贵女,获封“楚大才女”这么个称号,是懿都里很是风云的一位人物。

    不过,可惜的是,当年的楚云裳再是风云,却也因为道德伦理,可畏人言舆论,而落得个猪狗不如的凄惨下场。

    好在重生后的她心胸宽广,肆意自在,并不如何在意名声了。

    端端正正的写完“菽”的小楷,她让楚喻看一遍,再对着字体用手指头临摹一遍,算是加深对这个字的印象。

    接着就又继续讲解下面的字了。

    “麦,就是指麦子,我们平时吃的面食,都是用它磨成的面粉做的。在咱们大周朝,一般都是小麦,大麦,或者燕麦,子实用来磨面食用,也可以做成糖果,还可以拿去酿酒,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植物……”

    等讲到了“稷”字的时候,楚云裳不由有些多话了。

    “‘稷’,往往人们都说江山社稷。那社稷一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社是指土神,稷则是指谷神,在原始社会里,这两个神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社稷一词,社为土地,稷代表学院,同为国家的象征,所以我们说江山社稷,这就很显而易见了,指的就是国家统治。”

    楚喻继续点头。

    难怪有时候听人说社稷社稷的,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小孩儿崇拜地看着自家娘亲。

    娘亲居然懂这么多,真的好厉害诶。

    讲了这么久,楚云裳有些口渴,随意拿过旁边小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早就变凉的茶水润嗓,就继续教儿子了。

    她现在身份尴尬,莫说自家人不待见她,以往交好的人也都不敢和她有所接触,更别提她幼时启蒙的阁老和帝师,老师们都已经老了,经不起流言的负荷,她并不愿意去寻求老师们的帮助,免得他们也被牵扯进伦理这则深潭之中。

    至于她的生母莫氏,太师府其实比起汝阳侯府来还要更加复杂,她娘和离后就一直呆在太师府,这么多年了,听说一直卧病在床,连府门都不出的,怕也过得不好。

    她自然不会去烦扰莫氏。

    所以,原本想请老师来给喻儿进行启蒙的,想想还是算了,她自己来教,等到以后将事情都解决了,没有道德伦理的枷锁了,再请名师来也不算迟。

    于是黄昏下,母子两人坐在老梧桐下,一个讲一个听,气氛很是融洽。

    融洽到明月小筑都有客人来了,居然也没舍得打断他们。

    等楚云裳终于将这一段三字经给讲解完了,她将自己写着标准小楷的纸张拿给楚喻,让楚喻再看一遍这些字,最好是能记住比划字形,免得以后再见到不认识,然后就喝了口凉茶,抬眼看向在一旁静立了许久的人:“小王爷怎么过来了?家父目前不在府中,倒是让小王爷白跑一趟了。”

    来人赫然是小宣王慕与归。

    慕与归生得一副好容貌,细看的话和太子慕初华有些相似之处,但又多了那么一抹淡泊君子之风,公子翩翩如玉。

    他来得其实有一会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