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芫皇后_第六十二章 养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养病 (第1/1页)

    念奴问起阿芫为何要把后宫事务托付给文姒夫人,而不是随她陪嫁来的李氏和宋氏,阿芫只笑而不语。

    隔天,二人中的李氏便登了椒房殿的门,阿芫也破例见了她。见过之后,便有晋封二人的旨意下来,李氏封为“庄夫人”,宋氏封为“腾夫人”。虽说从封号上还是能看出她们的位份要比文姒夫人低一阶,但文姒夫人毕竟是元乾身边的旧人,她们在后宫不过一年多,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后对这二夫人的重视。

    这是外人的说法,阿芫自己的打算却是,反正后宫就这几个人,虽然堵住了要元乾纳妃的悠悠众口,但世家的脸面还是要给的。不可能是辛姬,她出身贫寒,那就只能是母亲找来的那两个女子了。

    赢姑是看得最透彻的人。

    “文姒夫人毕竟是先帝在世时赐给陛下的,再怎么也不能让后来的居在了她的位份之上,这主理后宫事务的大权,自然也就不能落在庄夫人和腾夫人头上,因为文姒夫人才是众妃之首!”

    阿芫左手的指尖轻轻拂过琴面,与赢姑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笑着摇摇头说:“姑姑想得周全,我可没想那么多,只想早点把这病养好罢了。”

    她这病的确是拖得有些久了,浑身虚软,像被层层棉被裹着似的,使不上什么劲儿。养病的这段时间,除了日常起居,她最喜欢在偏殿外那株石榴树下抚琴。

    有时候,诸邑会进宫陪她,也不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

    听着琴声如落雨连珠般响起,曲调柔和又悠长,淳淡而不松散,绵远得仿佛是山间淌过的溪水,轻柔中又带着含蓄代发的力量,仿佛流过了很多山涧,去到了很远的地方。

    诸邑笑了,“真像在听流水声……”

    “只是尾音有些发涩,大约是我身上没有力气吧。”她一边按弦取音,一边同诸邑说话。

    她的右手忽然弹出一记空弦,空弦拍打到琴面,曲子里就这么多了一个音符,宛如流水里落入一朵山涧跌下的花,那朵花随着流水一路远去,去到山之巅,海之涯。

    忽而,轻柔的琴声下沉了几分,宛如溪水流过山间巨石,往山崖下淌去。她左手取音加了两分力道,那余音就长了些,仿佛随水而去的花儿搁在了滩石上。

    曲罢,一弦浪花不轻不重地滑了开来,最终又恍惚地散去。

    阿芫淡淡地撤回手,笑道:“久未温习,都生疏了。”

    “一曲《凤求凰》,你怎么竟弹出些悠转凄离的意味了?”诸邑回过神来,清丽的脸庞上恍然间露出几分失落,她沉默着,接着又淡淡地笑了起来,谁说《凤求凰》一定就是美满欢愉的呢?

    “不过闹着玩儿罢了……”阿芫轻轻一笑,笑容如同一杯香馥却冷掉的花茶,带着一股凉意。她一时黯黯无言,每次一弹起这曲《凤求凰》,心中就缠绵悱恻得难受,像“凤求凰”这个名字,浓烈而芬芳,突然在暗夜之间花开如树,惊艳寂寞。

    “你如今这性子,倒像是和表姐对调了似的,她一天天的笑靥如花,你却越来越不爱说话!”阿芫开玩笑似的打趣她,心中却存了一分试探的意味。

    诸邑淡淡地笑了笑,轻声说:“我没有皇姐那样好的福气,她本该活得那样明媚顺遂的。”末了,又叹道:“不过心境不同罢了!”

    寂寞的不只是物件,还有人,明明要在深宫里耗一辈子,明知情爱如毒药般害人,却还是忍不住去想,忍不住对未知的未来抱着各种各样的幻想。人人不都是这样么?

    或许,她还是走不出来,又或许,她已经在永宁寺的青灯孤瓦下,老了少年心了。

    “霍府的人对你都好吗?”

    “还好”诸邑垂下了眼眸,略微带着一丝笑意说:“只有他那个姨娘家的妹子,对我敌意颇深,还想煽动他母亲同我作对。”

    阿芫也笑了,“只怕她不想当表妹,想当情meimei吧。”

    “以前她是打着让老夫人把她许给霍炎的主意,哪知我进门以后连让她做姨娘的机会都没了,她能不把我当眼中钉rou中刺吗?”

    “又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阿芫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好还好,跟宫里你身边的文姒夫人差不多,不算太难缠。”诸邑低低地笑说,“我还能应付!”

    “那就好。”阿芫无视她的打趣,感叹着说:“放一批人出宫吧!这宫里,困住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

    诸邑怔了怔,点点头。

    赢姑很赞赏她的做法,“陛下废佛的根本缘由有二,一是僧侣众多,百姓不堪重负。二便是佛门堕落,奢靡之风盛行。宫里如今嫔妃只得三人,本无须这么多宫人侍候,放她们出去,也能彰显帝后同心,皇后贤德!”

    阿芫听了,不过一笑置之,由得她们怎么议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元彻的生辰。

    她的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却又要发愁送元彻什么生辰礼物好。过了这个生辰,他就十五岁了,已经是翩翩的少年郎了。

    元乾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坐骑“玉玲珑”给了元彻,既是对他的嘉奖,也是给臣子们的交代。

    元彻是敬懿崔皇后最小的儿子,前面的哥哥jiejie都已经成家婚配,比起被给予厚望的元乾,还是他最得母亲宠爱一些。朝中的大臣们都在观望,这对同胞兄弟到底是不是如看上去的那样孝悌友爱,会不会发生先帝在世时兄弟阋墙的事件。阿芫既答应了舅母要照顾好他,就自然不会在这方面马虎。

    然而她身边的宫人虽多,但读书认字的却相当少见,大都是些目不识丁的布衣出身。

    念奴就是一个。

    她记得,她曾感慨过,“可惜了,念奴你怎么不识字的?”

    念奴总是带着抱歉的笑意说:“不是一点不识的,也还认得几个字,只是奴婢是贫苦人家出身,家里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闲钱上专供教学的私塾呢?”

    照理说,念奴在那年大雪被母亲捡回府以后,也是可以读书识字的,可她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大字不认得几个,阿芫也不清楚,似乎问过她,又好像没问。颦儿年纪小,往后可以慢慢栽培,现在她能依靠的,也就只剩一个赢姑了。

    “寻一本贵重稀有的字帖,想必是得当的。”

    这不难,阿芫记得自己出嫁时,大哥将他收藏的书法名家卫夫人手书的《古名姬贴》给了她作为陪嫁。

    卫夫人师承晋人钟繇,乃是东汉蔡文姬的徒孙辈,时人曾称颂她的书法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古名姬贴》更是高逸清婉,飞扬瘦洁。

    卫夫人身为女子,在笔墨上的成就,却丝毫不逊色于历代的名儒大家,元彻见惯了笔力霸道刚劲的字体,让他多见识见识其他不同的字体,对他习字大有裨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