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乃木坂的开始_第一百二十八章 混血の杨贵妃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混血の杨贵妃か? (第2/4页)

电影发行的东宝东和一共占有日本电影市场46.6%的份额,这部电影在日本的上映率因此肯定有保障,这一下子引起了林真秀的兴趣,也不遮掩地提出请求。

    “椿制作人的名讳和职位是?有机会能引见下吗?”

    “椿宜和,角川映画映像事业局映画企画部首席制作人。”松冈宏泰答道,接着视线向附近的人群梭巡着,最后落在不远处正与一名女性不紧不慢交谈的四五十岁男性身上。

    “椿制作人在那里,要不现在就过去?”他指了下后问。

    “好。”

    松冈宏泰于是在前带路,林真秀和白石麻衣跟随在后,后者一开始有些胆怯,但在前者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后,也就充满勇气了。

    等他们走到近前,那位名叫椿宜和的男性停下与身边女性的交谈,看向明显是来找自己的三人,在认识的松冈宏泰介绍下,客气地与林真秀交换了名片。对白石麻衣,听说是一名偶像后,淡淡地点点头,接着也没再搭理。

    礼节性地互相吹捧几句后,林真秀开始打听电影的事。两人此前未曾谋面过,但角川映画是日本电影对中国出口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椿宜和因此听说过这名官僚的名字,倒也不敢胡乱敷衍,一板一眼正面回答问题。没多久,他就知道了一些更加具体的信息,例如2010年和中国三家电影会社签约共同制作,2011年在中国的襄樊建设以唐代长安城为原型的影视基地,目前已经竣工,大约8月开机,年底杀青。

    这些信息确认之前松冈宏泰所说的真实性,也让他更加心动——还有十个月可以留给揣摩人物和学习演技用,四五个月的拍摄周期,只要不是从头到尾都在剧组中的主角,占用两个月时间就够了,也不耽误参加夏巡,白石麻衣能接受。当然,最重要的是,即便150亿円制作费里灌进了整个日本海的水,这个名头也足够用来贴金了。

    在简单聊完剧情概要后,林真秀就将话题转至角色身上,但听下来令他担忧的是,这部电影里女性角色很少,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一个已经确认了,剩下三个中,一个是女主演,将扮演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肯定要不到。另外两个是戏份很少的胡姬,名字也很俗,一个叫玉莲,一个叫丽香。

    “不过,偶像能在这种大制作中出演已经是了不起的资历了。而且,戏份少意味着出错可能小,白石没什么电影出演经验,其实更加合适。”他安慰自己,开始打听这三个角色现在选角的情况。

    椿宜和一听就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完全不想沾上这种可能得罪人的事——角色就那么几个,来争取的各方都有来头,给谁都会一家欢喜多家愁,迁怒到自己身上怎么办?

    可是,外务省的企画官固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手握日本电影对中国出口监察权的现管就是两回事了。更不要说,任何一名职业官僚的背后都有一张绵密的关系网,遍布诸多行业,而且还都是精英,真要被对方记恨,会有如芒在背之感。

    因此,他不敢虚应故事,先竭力摆脱身上的干系,“我作为日本方面的制作人,工作范围并不包括参与挑选出演人选,如果要问情况,可能问这部电影的监督,中国的葛开成桑更合适。”接着指出该找谁,正好就是他身边的那名女性,“林企画官不如问下洪晨桑。她是中方的制作人,也是葛开成桑的夫人,更加了解情况。”

    林真秀的视线转向那名女性,见对方穿着一身职业装,脸似银盆,相貌颇为大气,虽然徐娘半老,却也风韵犹存,当下用汉语打招呼,“请问是洪女士吗?”

    那名女性忽见交谈转向自己,先是愣了下,然后用英语淡淡地回应:“是。不过,我更喜欢别人叫我葛夫人。”

    林真秀略有些不快,他用汉语是示好的意思,对方明明是中国人,却用英语回复,并拒绝中国式的习惯称呼,未免带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不过,考虑到女性对陌生人有戒备心很正常,这点不快也就一瞬即过,当下按照对方的要求用英语重新称呼,接着介绍自己,递上名片。

    这次回应就比较正常了,收下后也回递名片。不过,和林真秀的名片上详细印有机构、职位、办公联系方式不同的是,这张名片上只有一个泛泛的制作人头衔以及一个中国的固定电话号码。

    这位名叫洪晨的女性看了下名片,问道:“文化交流·海外广报课?是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吗?”

    林真秀听着有些别扭,因为这句话虽然是用英语说,但“文化交流·海外广报课”这几个字却是用汉语——日本政府职员的名片上,通常是机构、部门、人名、职位用汉字,电话、邮件地址等用英语缩写。当然,外务省是个例外,名片有汉字加英文标注的版本,但林真秀常年在国内办公,习惯使用通常版本。因此,未免生出点鄙夷对方掌握英语词汇量有限,却还坚持用英语,实在有些矫揉造作的念头了。

    不过,日本人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他也不例外,不动声色地先用英语回答“是”,然后用汉语解释,“文化交流·海外广报课是外务省大臣官房广报文化组织下属的部门。”

    “那企画官是?”对方也只好跟着用汉语再问。

    “SeniorCoordinator.”他又改用英语回答,本是暗中小小嘲讽下,却没想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汉语中,课和科同音,许多中国人因此将日本的“课”误解为中国的“科”。尤其是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都知道“特高课”,而“特高课”在中国经常被写成“特高科”,让这种误解更深。加上林真秀为解释清楚一点,将完整的部门所属关系都介绍了下,听起来恰好对应中国的部、司、处、科。于是,他这名对应中国处级行政部门中的副处级公务员被当做科级部门中的副科级公务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