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圣人啊_第四十三章你还真要烧碗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你还真要烧碗呀? (第2/2页)

杨会锦他们,则是完全没有手感,蹭了满身泥之后,只能傻傻的在一旁看着。

    看他双脚踏动,轱辘车就转起来,双手来回不停的搓,以手间距离的收放的微妙变化,不经意之间,一只碗就慢慢成型了。

    然后,再细细的修整,使其越来越圆。

    很快,一只碗就出来了。

    等到稍微晾干,还得再次放到轱辘车上进行旋削,使器皿表面光洁和厚薄一致,是成型中的关键工序。

    到这里,一只碗型瓷坯,就算是成型了。

    做好的瓷器坯胎,一定要让它干透,防止烧制过程中变形,最好在有太阳的晴天搬捧出来晒,或放在坯坊的晒架塘上,上可日晒,下可通风,有利均衡干燥。

    “毅哥,这玩意儿实在太难了!”

    杨会锦他们几个用力的踩着轱辘车,双手十分笨拙的拉扯着圆盘上的泥团。

    不是拉长了,就是扯断了,要么就是歪歪扭扭。

    “锦哥儿,等你洞房的时候,如果不会,是不是也得喊我进去?”郭毅手上动作不停的调侃道。

    “吭!哈哈哈…!”

    听见他的调侃,几个人全都笑了。

    而杨会锦,瞬时脸红的如同猴屁股一样,恼羞成怒的骂道:“你们几个笑屁啊!你们不是也不会!”

    郭毅没理会他们的笑闹,沉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着。越来越熟练,速度也慢慢的提升。

    有他在前面打样,其他人也都渐渐的沉下心来,开始琢磨手感。

    做好的瓷坯,被柱子小心翼翼的搬出去晾晒。

    下一步就是调瓷釉料了。

    釉,先要有釉灰,把釉灰石用一种青白石和凤尾草堆叠在一起烧炼,把灰用水淘细,就成釉灰。

    随后,按瓷器的不同品种和规格需要,加进瓷泥砖加水调剂,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

    如果是不需要上花色的瓷坯,等瓷坯胎器晒干之后,就直接蘸釉,那烧出来的就是常用的白瓷大碗。

    而他这次属于试烧,为了赶时间,也就没有上花色,直接蘸釉料。

    期间,杨立文嘱人跑了进来“毅哥儿,你要的那口小窑洞掏好了!三哥让你去看看是否还满意。”

    郭毅点头应承:“知道了,我这马上就好了。一会儿就过去。”

    他让杨立文在砖窑旁边掏一口新的窑洞,一是为了两口窑洞能够相互取暖,二则是因为石碳都聚在一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砖窑自开窑以来,已经烧了三窑新砖了。

    而制坯烧窑的队伍,也扩大到了十几个人,由老八杨立志带领。

    砖窑前的空地上也密密麻麻的堆放着做好的砖坯,有才做好的,也有已经晾干的。

    此时,看到郭毅和柱子,还有杨会锦他们赶着骡车过来,杨立志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粗声粗气的喊道:“毅哥儿,听三哥说你要开新窑烧瓷?”

    说完,还上前两步,伸着脖子向骡车上望去。

    只见上面铺满了稻草,已经做好并晾干的碗坯用稻草间隔开,防止因碰撞而破损。

    “呦!你还真要烧瓷碗呀!”杨立志满是惊讶的神色,一边说着,还上前来小心的拿起一个,端到眼前来回翻看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