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第2/2页)
了一声,却不敢回怼,只能发泄似的用力插着手中的洛阳铲。 没错,就是盗墓贼盗墓寻xue用的洛阳铲。 郭毅画的图纸,嘱咐杨立文亲自去江陵城里打制的。花了大价钱,让铁匠用的百锻钢。 共打造了三把洛阳铲,还有与之配套的加长连接杆,在连接处打了孔洞,用插销进行固定。 五根连接杆,总共能有十五米深。 按照系统塞进他脑海里的知识,先用洛阳铲深挖,打探一下,看看下面有没有水脉。 如果能挖到水,那就再决定进行第二步,深挖并扩散井口。 而现在这个地点,是他千挑万选的几个地点之一,是村南口的一片沙滩地。 据村子里的老人们所言,这片沙地,曾经是西漳河的古河道,只是不知何时往北改道了两千多米。 并没有明确的书籍记载,是村子里的老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 而郭毅根据系统塞给他的知识,在村子周围转了半天,最终选定了几个地点。 这里就是其中之一。
俗话说,现代河、古代河,条条河底藏水多。常年河、季节河,打井宜在回水窝。 曾经的河流和当代的河流的回水窝处,打井不仅水源好,而且水量大。 选定这片沙滩地之后,又在其中寻了一片草木茂盛之处。 郭毅为了节省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就打造了几把洛阳铲。先探寻一下地下的情况。 三把洛阳铲,三个地点,同时开工。 柱子,赵钢柱,膀大腰圆,夯壮如山,双臂能跑马的汉子。双手握着洛阳铲,向着下面猛然发力,双臂上面的肌rou虬结而起。 他这一下,得顶别人三下。 猛然插下去,再提起来,铲窝里已然灌满了泥土。郭毅站在旁边,握着一把粗木棍,配合默契的给他敲掉铲窝里的泥土。 继而,柱子又握紧了铲柄,双臂再次发力“嘿呦!” 洛阳铲深深的插入地下,随后,一截又一截的泥土被提上来。 如此往复,不到两个时辰,第四节连接杆就快要到底了。 而带上来的泥土,也越来越湿。直至,一铲稀泥被提了上来。 快要出水了! 郭毅心中一喜,连忙喊停了柱子:“等一下!更换铲头。” 他让杨立文进城,不止打造了洛阳铲和连接杆,还打造了三把另类的铲头。 外圈是一条盘旋的犹如钻头一般的螺旋状圆环,内圈是圆形的铲兜。 换上这把铲头,伸进洞里,又在连杆末端的圆环上插入一根横杆。随后,两个人一左一右,顺时针推动横杆,带动下方的铲头转动。 这时,犹如钻头一般的铲头,就会深深地钻进泥土里,而随钻头带上来的泥土就会落进中间的铲兜里。 最后,提着连杆把铲头拉上来,倒掉里面的泥土。再次把铲头伸下去,继续旋转,带上泥土。 如此往复。 只进行了七次,铲兜里的稀泥就完全变成了浑黄色的水浆。 “啊!出水啦!” 柱子兴奋的大喊一声,手舞足蹈的不能自己,笑的像个孩子一样。 “哦!哦!出水啦!出水啦!”旁边几人也是高兴的又蹦又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