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柳河村 (第1/2页)
冯老四闻言,有些迟疑的看了看他们四人,一脸纠结的表情,但最后还是开口说道:“此法,也行,也不行。” 和尚见他那副一脸怕怕的模样,不禁咧嘴笑了,开口笑骂道:“冯老四,你个老小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怕个鸟!啥时候跟某还这么藏着掖着了?” “那俺就说说。”冯老四见和尚一脸的笑模样,不由得安下心来,接着往下说道:“堵湖蓄水是好事。万一真的旱灾了,而受苦受难的,也只有俺们这些无权无势的苦哈哈。 但是,咱们脚下这条河,北面连着大江,向南又汇入汉水。而汉水流向东,就再次汇入大江。 再向南向北,还连着漳水与东荆河。而这些纵横相连的河道上,飘着无以计数的船夫子,都是些在河上讨生活的苦命人。 一旦堵了入汉口,船过不去。到那时候,别说会发生旱灾,就是不发生旱灾,这生活也无以为继!” 哈! 昨天,刚被一个割芦苇的泥腿老汉给说教了! 今个儿,居然又被一个跑船的船夫子给教育了一番。 这要是传出去,这妖孽如斯郭二郎,怕是要被人说成愚昧无知郭二郎了! 这一下,不只是郭毅,就连和尚与道人也是满脸的苦笑与懵逼。 什么情况啊这是? 又挨了当头一棒! 如此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呀! 在这一路上,你不仅会看到许多的风景,还会有许多人告诉你,此法不行,此路也不通! 更甚至于,这一路上,就连割芦苇和跑船的,都会让你认识一个道理。 这一下,堵也不是,不堵也不是。 堵了,那些在河上跑船的,当下就会挨饿。如果不堵,一旦发生旱灾,河水枯竭,那些在河上跑船的,还是会挨饿。 并且,一旦真的要堵,可不是堵这一条河就能渡过旱灾的。 那些与大江相连的,有上游来水源源不断供应的,几乎都得堵上。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堵河来不堵卿。 郭毅有些脑壳疼,不由得伸手挠了挠。把自己所学得所有知识,在脑海里快速的过了一遍。 现代的过闸方法是用逐级减水法,或是升降机。 升降机… 龙门架! 眼前瞬间一亮,可以在堵口处竖立一道河闸,并且在河闸上架设一座龙门架。 如果两边有船通行,就用龙门架吊起来,从左边吊到右边,或从右边吊到左边。 和尚听完,猛然一拍大腿:“妙啊!此计甚妙!在河闸处竖立龙门架,如果有船要过闸门,就用龙门架吊起来,放到对面。” “二郎此计甚为可行!”道人也捋着胡子连连点头,不愧是妖孽如斯郭二郎。 “嗯,既如此,那就得好好的想一想,这龙门架该怎样安放。”郭毅坐在船头,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 由于是顺流而下,速度很快。小船轻轻的剪开湖面,留下两道荡漾的波纹。 两岸尽是绿油油的芦苇荡,还不时的有其他船儿擦肩而过,大声的跟冯老四打着招呼。 这些来往的船只,有些载了五六个人,还有些装满了厢笼。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水运还是很发达的。冯老四没说错,有许多在河上讨生计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