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古代版基建狂魔 (第1/2页)
大湖泊是用来调剂雨水的。 楚王殿下与朱管事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但仔细想一想,似乎也不难理解。 为什么很少有人在平原的大湖边种田? 雨水少时,湖面会缩减许多,浇田困难;而雨水多时,湖泊又会泛滥,淹没农田。 从湖面的涨落,就能够大概判断出郭毅这句话的真伪。 一旦大面积的填湖造田,那暴雨来临,洪水突发之际,那些被填平的湖泊自然是无法存蓄大水的,若真到了那时候… 噫! 不敢想!不敢想! 两个人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 直到这时,他们俩才真正明白湖泊的具体作用,朱管事不禁满脸的苦笑:“某还以为,那些衙内趁着干旱湖面缩小之际,来填湖造田是件好事,可以增加不少耕地,谁知道…” “唉…!”说完,一声长长的叹息。 那些蠢货,竟然填湖造田,简直是作死啊! 楚王也是攒眉,看向郭毅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呢?” “自然是勒令他们快速整改,退田还湖。趁着现在老天爷不下雨,赶紧把湖泊恢复原样。否则,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嗯!”楚王郑重的点头:“孤知道了!” 他都少见的用上‘孤’这个字眼了,那就证明要动真格的了。 朱管事擦了一把冷汗,也赶紧表态道:“小的会悄悄派人去打探一下。” 好半晌之后,楚王才收拾心情,按照心中腹稿,继续考校郭毅:“郭二郎,想必,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猜出来吾把你招为幕僚的用意。” 用意? 能有什么用意? 不过是看上我挣钱的本事罢了! 郭毅有些绯腹,但却不能明言直说,会挨打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他收到幕僚的腰牌之后,就一直断断续续的在想。 想要带领江陵府这几十万百姓致富奔小康,比较便捷,还能生搬硬套的一种方法,就是搞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多养兔。 按照后世基建狂魔的模式,大力的修桥铺路、盖房子、搞养殖、发展工业和手工业,以此来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总之,搞基建不是目的,是以基建为基础,带动各个行业进行流通。同时,大量招募工人,给他们开工钱,让他们多一项收入,以此来抵抗风险。 这一切的想法,都是好的。但眼前的困难却是,没钱! 楚王为了应对这次的干旱,打造新式洛阳铲,制作筒车,已经把江陵府的府库给掏空了! 如果不是盐场已经开始稳定产出,这两处作坊,就快要停摆了。 为此,何通判已经不止一次的给朝廷上书,言明此事。人家乃是吏部任命的江陵府通判,身为朝廷的耳目,能够名正言顺的监察知府。 你江陵知府,要搞各种动作,人家有权利阻止,有权利上报。 好在,楚王是为了民生,不怕朝廷的问询。但无论怎样,一个字,没钱了! 所以,郭毅现在要想搞基建,就有些痴人说梦了。 除非,他大义凛然、他大公无私,他圣母婊的要自掏腰包… 毕竟,他家里有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