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赐勋卫 (第2/2页)
,刚才在朝会上,自己明明是将广渠门的战功换成这一次崇祯出城的机会了,这又是要干什么? 崇祯似乎听到了李顺祖的心声,大笑说道:“朕知道你在想什么,要不要是你的事,封不封,那是朕的事,朕再说一遍,上前!” 王承恩小跑着过来,推搡着李顺祖在众人的注目中上前。 李顺祖分明感受到,人群之中各种目光,有充满感激的,也有想杀自己八百遍的,更有一些京师中的妙龄女子,出城观看时暗送秋波的。 李顺祖不敢怠慢,定了定神,跪在地上。 “臣在。” “念你在广渠门一战聚歼奴骑,斩首数百,救下了上千难民,朕以此功,起你为京营总督,署五军都督府指挥同知衔,专责整顿京营。” “车天翔,朕念你在广渠门一同与李顺祖平定兵变有功,以你代李凤翔之职,以司礼监第四秉笔,提督京营戎政。” “望卿等二人,仍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替朕整顿出一个可以真正出战的京营!” 崇祯皇帝说着,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李顺祖,你是李氏大长房的嫡长子,如今还没有袭爵吧?” 见李顺祖点头,崇祯皇帝微微一笑。
“如此甚好,朕今日给你一起办了,朕赐你宁远伯勋卫之身,即命五军都督府、吏部勘验,你可以着手在京建一个宁远伯府了!” 这一连串的委任,李顺祖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本来李顺祖是打着放弃自己战功,给辽军三军将士找一个机会的想法,却没想到,全部事都在一起成了。 不肯做官? 那是傻子! 李顺祖在满桂、赛阿尔寨等人催促的目光中抬起头,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臣李顺祖领旨谢恩!” 群臣听了,也都是吃惊。 公侯世子称勋卫,崇祯皇帝赐李顺祖宁远伯勋卫之名,换句话说,就是官方正式认定李顺祖为宁远伯爵位的继承人,并且要立刻开始准备袭爵事宜。 辽东李氏自李如松战死后,三十余年,宁远伯终于再次敲定。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崇祯皇帝也朝李顺祖微微点头,随后环视身后群臣,脸上的笑容顿时消散,语气变得冰冷。 “一群废物!” “京师九门,除李顺祖所在的广渠门和辽军的永定门外,朕看战功尽皆虚报!” “曹化淳!带着东厂给朕查,仔细的查!” “查出来虚报的,都给朕革职!”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吗?” 刚才在朝会上第一个跳出来的周奎,这时候却成了哑巴,躲在人群中一声不吭。 崇祯考虑到他是皇后周氏的生父,为皇家体统,也还是没有点他的名。 至于群臣,多只是同声附和,除了孙廷勋被李顺祖告了,其他人虽说都有联名欺君之举,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证据可以一个个揪出来。 崇祯皇帝虽然想办,但凡是还是要走程序,不然纲常混乱,很多事都不好办了。 他冷哼一声,心中已然知晓这些看似道貌岸然的群臣,个个皆是小人鼠辈。 崇祯皇帝还是有些不放心,害怕这些人欺下瞒上,走前再次吩咐道: “王承恩,你亲自cao办辽军的抚恤善后事宜,朕要此后的每一笔银子,每一石军粮,都发到辽军的大营!” “至于宣化副将马科、大同总兵王朴,还有山东参将刘泽清,关宁军的祖大寿,一个个打仗看不见,夺功倒是积极,等奴骑彻底退出关内,朕还要找他们算账!” “摆驾!回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