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章 一语点醒,挖彪哥的心思 (第2/2页)
“眼下小品没有办法形成一条完整稳定的事业线,用来打名气可以,起个广告作用,做大做强不行。” 李有信首先否定了专精于小品的路子。 哪怕是刘老根小剧场,也非一蹴而就,需要经济发展与电视剧的积淀。 “拍电影的话有风险,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相对来讲拍电视稳当的多,如果你们三位主演,那基本稳赚不赔。” “嗯,你给出的建议十分中肯。” 老赵听得,不住点头。 他心里差不多是这样想,但没有对方讲的那样通透。 如今一点,仿佛所有迷雾全部消散,前路明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情我记住了。” “不知老赵大哥你有没有合适的剧本,如果没有的话,我手上倒有。” 说了这么久,李有信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嗯,反正懂的都懂。 “听你意思是咱俩合作?” “对。” 李有信轻笑点头,“怎么说我们鸿运影视制作发行了不少作品,东北一家人好笑吧。” 若非眼前的铁三角无可替代,他估计会找人拍那些经典剧集。 可惜面对成名已久的小品王本山大叔,他只能采取合作方式,别人绝演不出那种味道。
“好,等我忙过春晚,再给你答复。” 老赵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他需要回去好好寻思,找一个最适合最有利的法子。 “行啊,反正买卖不成仁义在,老赵大哥你回去好好想想。” 本山大叔的回答,也在李有信预料中。 这位小品王是个有眼光,有手腕,有事业心的草莽英雄,经过几十年打拼积攒下老大家业。 他交友广泛,人脉深厚,乃是圈内大老。 最厉害的时候号称“过了山海关,就找啥啥啥”,这样的一个谚语就足以说明其影响力之大。 从他创办本山艺术公司,投资主演电影的行为,便知道他准备大展拳脚,不一定愿意与外界合作。 赵家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正是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剧的拍摄上映期间。 与此同时,老赵四处开办刘老根剧场,并买私人飞机,进入足球界。 与两岸三地大导演大明星拍电影,风头一时无两。 比如《三枪拍桉惊奇》请的是老谋子执导,捧的确实赵家班的几个徒弟,什么视后闫妮、视帝孙洪雷全部只能沦为配角。 告别卖拐三人组,在离开后李有信仍然心心念念。 “老赵指定拉不动,彪哥应该有可能找过来。” 本山大叔本身就是帮主,自己开宗立派的人物,当然不会跟他走。 倒是范德依彪有追求有想法,后面也因双方理念不合离开了赵家班。 去到更广阔的空间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影帝。 “你说什么彪哥?”跟在身旁的曾璃听见男友念叨名字,好奇问道。 “哈没有,我刚才在想年后拍的电视剧,有点走神。” 李有信没有说出心里的计划。 这些公司经营上的事, 今天和老赵聊了好久,没记错的话,《刘老根》应该有剧本了。 不管这部剧有没有合作,李有信下定决心都会把《马大帅》拍出。 里面两个主要人物就是马大帅和范德彪,请来范徫的概率极大,老赵会不会答应出演没把握。 “不管了,老赵能来最好,不能来的话另外找个演员,反正彪哥在马大帅剧里分量极重。” 某个角度来说,彪哥才是整部戏最为出彩的人物。 恰恰塑造这个角色的演员便是范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