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少年岳飞,英武非凡;傲视群雄,睥睨天下 (第3/3页)
父陈广的话,为其吹捧半句,而是非常实惠地摇了摇头,道:
“小徒不知!” 陈广尴尬得只能自圆其说,继续自夸道: “为师所受赞誉颇多, 一因,吾枪法出众; 二因,吾乐善好施; 三因,吾懂人情事故!” 陈广得意地说完自己立足于世的大道理后,却看到岳飞不以为然的样子,他有些生气,便问道: “吾为何砸裂此地打谷场中厚石板,鹏举你方才说了何言?为师健忘。你再复述一遍。” 岳飞重述自己之前所言,道: “吾只要能在战场勇于杀敌,屡立战功,何愁不能升迁为将? 又何愁在将来不能指挥千军万马,以身报国呢?” “唉……”陈广长叹,道: “爱徒鹏举,年少轻狂啊! 汝未历江湖,岂知江湖之险恶? 汝未入军中,岂知沙场之九死一生? 汝未登庙堂,岂知宦海浮沉、世态之炎凉? 为师虽为钱财,而应汝外祖父姚大翁之聘,前来教汝枪法; 然则,为师爱惜汝千年难遇之武学奇才,亦敬佩汝少怀壮志、不忘报国; 故此,为师早将汝视为关门之嫡传弟子!” 少年岳飞躬身抱拳,道:“小徒岳飞,多谢恩师看重!” 陈广左手拄枪,右手拍了拍岳飞宽厚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爱徒鹏举,天生桀骜; 汝之性情,太过刚直。 唉! 桀骜者,遭人恨! 刚直者,易早折! 为师劝你: 为人,勿桀骜! 处事,莫刚直!” “小徒岳飞,谨遵师训之‘为人,勿桀骜’; 然则,师训之‘处事,莫刚直’,小徒岳飞实不敢苟同! 吾常挑灯夜读《春秋》,深知大义! 刚直之人,青史留名! 邪僻之人,遗臭万年! 顶天立地之大丈夫,岂能舍弃‘刚直’之本性?” “……”本想教岳飞人情世故的陈广,被徒弟岳飞怼得哑口无言了好一阵。 干嘎巴嘴数下后,陈广终于缓过了气,便阴着脸,不客气地直呼自己爱徒的大名,问道: “岳飞,给为师一句话,你是否准备参加明年之武举恩科?” 岳飞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吾已准备参加武举恩科,若能中举为将校,吾必去沙场征战,以身报天子洪恩!” “甚好!”陈广消气了,他高兴道: “老夫平生所教徒弟数百人,以爱徒鹏举,最为出色。 只要鹏举参加武举,老夫敢言: 天下何人能胜得了吾之爱徒岳鹏举?! 爱徒鹏举,必然能高中【头甲】!” 少年岳飞心性老成,他并未因被自己这位第二任师父的夸赞而得意半分,反而,他眉头微蹙,拱手道: “师父,谬赞小子了! 吾岂能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理乎?!” “哈哈哈……”陈广大笑道:“爱徒鹏举,知道自谦,甚好! 然则,只要爱徒鹏举学到为师精妙枪法之十之五六,再加上你天生神力,又精于弓马骑射,武举恩科中,必能夺魁!” “到了那时,爱徒鹏举,你入军中为将校,再用上与为师所传之精妙枪法,上阵杀敌建立奇; 老夫敢言,爱徒鹏举不出二十年,将会贵不可言,封侯拜将……” 岳飞却反驳道: “吾读春秋,为知忠孝大义; 吾苦练武艺,为战场杀敌, 吾观兵书战策,为排兵布阵、以身报效国家。 封侯拜将非我愿, 但求以身守疆界! 壮志饥餐胡虏rou, 笑谈渴饮匈奴血!” “呵!”陈广望着如此爱怼人又令他非常欣赏的爱徒岳飞,他反将一军,道: “爱徒鹏举,志向高远, 但要有真本领,才能现实志向! 爱徒鹏举,可敢与为师比试一番武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