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双喜临门 (第3/3页)
'gcontent2'> …… 此时, 赵吉坐在龙椅之上,左手扶龙案,右手以掌前伸,朝向远言;仿佛在遥对身在数百里之外的千古名臣李纲一般,他高声道: “朕拜李纲为尚书左丞、赠观文殿学士!赏赐其黄金三百两!” 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跪伏,齐声山呼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赵吉,威风凛然,大手一挥,高兴道: “众爱卿平身。” 群臣起立,归回班列…… 赵吉盯着文官班列的末尾处,看到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文官张浚,他便高声道: “朕对宗泽和李纲二位爱卿封赏之圣旨,由中书舍人张浚,代朕拟写!” 此时,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张俊,闻听赵官家的点名,立即心潮澎湃。 张浚受宠若惊,出列跪奏道: “微臣张浚遵旨!” 赵吉微笑着看向这位三年前登进士第高中探花的名臣张浚,心中暗道:“若朕这个穿越者,不知道你张浚是未来的大宋名臣,朕怎么能不远千里,把你从山南府一个小小士曹参军召回京城任如今这个前途大好的中书舍人一职呢?” 赵吉道:“张爱卿平身,拟写圣旨时,必当写出朕对宗泽和李纲二位爱卿褒奖赞美之意!” 张浚再拜道:“微臣张浚遵旨,绝不负圣望!”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 张浚已经被赵吉召回京城任中书舍人二个多月了,经过赵吉这两个月来的考察,他发现张浚属实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有济时之志、正直凛然、天资忠义、材兼文武、孜孜为国、谦光过人。 不过,赵吉也怕张浚可像个别史学家所总结那样,其志大才疏,张浚之为将,丧师辱国,张浚三次为将,三至败绩…… 故此,现在的赵吉通过这两个月以来的考察,发现张浚实属是当一个忠正文臣的好苗子,至于让他统兵为将,想都不要想了。 赵吉对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启奏?” 新任御史大夫曹辅出列,跪拜见礼,笑容可掬地启奏道: “微臣曹辅有事启奏陛下。只因此事,是微臣今日出府入朝时,刚刚得知,便无法写成奏折。” 赵吉看这位正直敢于死谏自己这副身体原主宋徽宗不可‘夜宿某娼~妓之家’的忠臣曹辅,发现今日参加议政的曹辅不像以往那样面沉似水、一脸严肃的样子。 反而,今日的曹辅,其脸上难掩兴奋喜悦的笑容。 赵吉道:“既然有事要启奏于朕,曹爱卿便速速讲来。” 曹辅道:“先前,陛下在御驾亲征方腊之前,交待给微臣曹辅督办锻钢坊之任。 并且,陛下还曾言说如今大宋盛行的【团钢法】和【百炼成钢法】,皆耗时耗力。 陛下曾御笔新书在宣纸上‘转炉炼钢法’,并画出了一个外形似梨的转炉图纸,并图纸标注道: ‘此为转炉,内壁用耐火砖,炉侧开多个小孔,好让空气从这些小孔吹向炉内。’ 陛下让臣下监督锻钢坊的老工匠们,在进行转炉炼钢法实验时,所用原料为生铁、或铁矿石、或废钢皆可。 再将其炼成炽热火红的铁水后,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并用吹风机把风吹入熔融的生铁水中。等待铁水冷却后, 炉渣弃之,精钢留之。’” 赵吉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然记得此事。 朕征付方腊凯旋而归之时,私下里还召见过曹爱卿,问过新式炼钢法在锻钢坊那边,是否试验成功了。 当时,曹爱卿曾言,每日反复进行三五次试验,共计做了上百次的‘转炉炼钢法’试验,皆以失败告终! 即便近日以来,朕询问此事,锻钢坊历经三百余次试验,依然未能依据朕所绘之图纸,将转炉炼钢法’试验成功。” 曹辅却兴奋地启奏道:“今日,微臣正是为此事启奏陛下……” 赵吉微微一笑,心里有了数,还没有等曹辅将话说完,便问道: “今日,朕观曹爱卿喜形于色,难道是锻钢坊那边把‘转炉炼钢法’的试验,做成功了吗?” …………… 【pS:把之前这书里埋下的坑,在这章里给填上了三处。不知道读者大大们,还记得吗?在本书第一百多章节时,赵吉这个穿越者让曹辅督办锻钢坊之事,并画出‘转炉炼钢法’的图纸,让那里有锻钢经验的老工匠们先建个微型的试验厂房进行实验。】 【再pS,求下月票、推荐票和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