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武举金榜题名,朕得天下英雄,改变岳翻死局 (第2/2页)
来的各地武功、德行俱佳者; 故此,朕不会单单以尔等这一场武举会试的成绩排名,让尔等有名落孙山者。” “啊?!”跪着校军场上的六百余位武举子,难以置信自己的双耳听到了什么。 就连主考官宗泽和数十位兵部的考官,都难以置信赵官家居然要将六百余位武举子全部录用?! 赵吉望着众人的惊讶的表现,风轻云淡地高声道: “朕观尔等武举子,皆是武艺不凡,故此,朕恩赐尔等全部得中武进士。 头甲,只能是总成绩前三名者; 二甲,总成绩排名四至一百名者; 三甲,参加武举会试一百名以后者,皆得中。” 赵官家圣谕一出口,很多没有考好的武举子,顿时泪目,他们高呼道: “赵官家优待吾等武举子,吾等定当以死报国……” “官家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武举子们跪拜一片,不停地欢呼着,对着点将台上的赵官家不断地磕头谢恩…… 即便像岳飞、吴玠等考得非常好的武举子,对赵官家宣布所有入京的武举子都中举的天大喜讯,也是惊喜不已。 他们都是多年习练武艺的人,自然是懂得在武举会试的外扬考试中,还有一个临场发挥的问题。 他们这些各地选拔上来的武举子,若跟军中的很多小校比试武功骑射,他们都不会输的。 故此,他们这些武举子自然也都是英雄相惜。 他们听闻了赵官家的圣谕后,更加坚信了“大宋要文武并重、朝廷要优待武将”的圣诏,真是所言非虚啊! 此次,赵官家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宋已经开始非常重视加大选拔优秀的武将了。 赵吉又宣布道:“武举会试全考之武举子,准备明日参加内场考试。尔等亦要分出成绩高低来,排名靠前者,将来得到朝廷重用的机会更大!”
“吾等遵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再次开口道:“朕御赐:武举会试惟考外场,头甲武进士为,杨再兴、牛皋、张宪。 传朕旨意,召武举会试惟考外场之武进士头甲三人登台。” …… 杨再兴、牛皋、张宪三人接旨谢恩后,被赵官家派下来的大宦官梁师成,引上了点将台面圣…… “武进士杨再兴,叩拜赵官家。” “武进士牛皋,叩拜赵官家。” “武进士张宪,叩拜赵官家。” 他们三人齐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微一笑道:“三位爱卿免礼平身,抬起头来。” 杨再兴、牛皋、张宪三人遵旨,都抬起头来,用无比敬仰的目光望向了给了他们出人头地良机的赵官家。 赵吉看到,今年才十八岁的少年英雄杨再兴,居然比同样十八岁的岳飞高了一头。 杨再兴长得身高八尺有余,身材修长,健壮雄伟,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英武十足。 赵吉这几天来武举会试的外场,他看到了杨再兴虽然没有像岳飞和吴阶那样在各项比试中都得到满分,但是他却只失了两分,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更何况,赵吉知道,在历史上的杨再兴非常厉害,他在抗金的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 甚至,历史上的杨再兴,曾在战场上交战时,杀死了岳飞的亲弟弟岳翻…… 不过,赵吉知道,他这次增开武举恩科考试,选拔上来了岳飞、杨再兴等人, 让他们不用再像历史上那样从小兵卒一点点做起成为名将的发展之路, 变向地改变了历史,也就不会再有杨再兴杀死岳飞的亲弟弟岳翻的悲惨之事发生了; 更不会再有岳飞因爱惜英勇无比的杨再兴,想收其为国家抗金所用而不记前嫌,不报痛失爱弟之仇,亲自招降杨再兴成为岳家军的勇猛战将的事情发生了。 想到这里的赵吉,亲自从龙椅之上起身,走到杨再兴的面前,拍了拍杨再兴宽厚有力的肩膀,高兴道: “武举会试惟考外场的头甲进士杨再兴,果然是一员骁勇悍将! 朕望你日后在战场之上,亦如今日之勇,奋勇杀敌,以报国恩!” “扑通”一声,杨再兴跪在赵吉的面前,叩首道: “吾谨遵圣谕,定当不负皇恩,奋勇杀敌,以报国恩!” 赵吉亲自将杨再兴扶起。 杨再兴被赵官家如此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 赵吉看着杨再兴真心被感动的样子,心中暗道: “杨再兴,多好的一员抗金名将啊! 历史上的杨再兴,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依仗着个人的武艺单骑而还。 即便是历史上的杨再兴,早年投靠在拥兵十万众的曹成麾下为将时,曹成和杨再兴也是抗金的。 只不过,南宋初年很乱。曹成所部是地方上的多支抗金武装力量组成的杂牌军,虽然他们在抗金,却也南下侵占地盘,sao扰抢劫南宋的百姓。 故此,岳飞才会派岳家军去平定曹成所部最强的杨再兴,结果却失一岳家军的战将,还搭上了他岳飞的同胞弟弟岳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