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_第260章 朕钦点武状元,震惊名臣儒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朕钦点武状元,震惊名臣儒将 (第2/3页)

上双翼,彼时,金军若南下攻宋,大宋难以抵挡。

    故此,吾虽为一阶恩科武举考生,却忧国忧民,斗胆向官家献策:

    纵观当下,宋、金、辽、西夏四国之形势,

    陛下不应一意孤行,妄想收复辽国所占之燕云十六州,而与金国结盟同伐辽国。

    若辽被金所灭,吾大宋则失去北方阻挡金军铁蹄之屏障,此乃重蹈唇亡齿寒之蠢事矣!

    故此,吾认为,当下之际,大宋应遣使,出使辽国与西夏国。

    大宋遣使入西夏,则安其君臣之心,签订盟约:迫使西夏盟誓,莫要趁此宋、金、辽三国陷入战局之际,出兵助金;亦要震慑西夏莫要觊觎我大宋土地,而与大宋再起战端。

    大宋遣使入辽国,应带去陛下圣旨:大宋愿与辽国世代为兄弟之国,吾大宋愿出兵援辽抗金!

    若辽国天祚帝赞同宋、辽联合抗金,则皆大欢喜。大宋要精选出多位良将率领数万精兵入援辽共抗强金,

    若辽国天祚帝反对大宋出兵援辽抗金,则我大宋使臣应当面言明厉害,辽国无大宋援军入境助其抗金,辽必被金所灭,天祚帝必成金军阶下之囚,生不如死!

    吾料想天祚皇帝再荒yin无度,其迫于形势所迫,必欣然同意大宋援辽抗金之义举。”

    赵吉看完了岳飞所写的第二段殿试制策内容后,赞叹道:

    “此策甚好,略懂朕意!”

    大殿内的郑居中、李纲、宗泽等多位阅卷官,听到赵官家的赞叹之声,再观赵官家阅卷时的高兴样子,他们猜测出赵官家这是遇到了令他满意的制策答卷了。

    他们并不知道赵官家正在看的制策者是岳飞。因为在他们初次阅卷时,所有殿试考生的制策卷头都是封住了姓名的。

    不过,他们在心中也有所猜测,赵官家之前看过了十一份制策,都没有如此龙颜大悦,

    那么极大的可能性,就是赵官家正看的那篇制策,便似看似跑题妄议国策、却与众不同的制策吧?

    真不知道如此胆大妄为,敢作出妄议国策的制策答卷者,究竟是哪一位殿试考生呢?

    赵吉继续看着岳飞所写的第三段殿试制策内容……

    此处,岳飞所写的制策内容为:

    宋军援辽抗金时,所涉及到的具战略布置;还包括后勤粮草的保障等方面。

    宋军入辽境助辽抗金时,大宋应要求辽国资助宋军粮草钱晌。除此之外,辽国还要答应大宋,有权在辽境拥有数条由宋军出入无阻的运送粮草通道,并在其境通道之关隘拥有驻兵权;以此保障我大宋军兵的后勤供应。

    此举,不仅可使援辽抗金的我大宋兵没有后顾无忧,还可以趁机让我宋军入辽后掌握辽境的交通要道和关隘城池,好日后长远图谋之…

    赵吉看到这里赞叹道:“此篇制策,甚合朕意!”

    大殿内的所有阅卷官再次听到赵官家的赞叹之声,他们心中也跟着高兴,毕竟是由他们初阅殿试制策再合议后,精挑细选出的十二份制策,呈给了赵官家御览的。能从中得到令赵官家赞赏的制策,也是他们这些阅卷官的功劳啊!

    赵吉看完了岳飞所写的前两页制策内容后,翻到了第三页,仔细阅读起岳飞所写的第四段制策内容……

    其大意便是:对于宋军援辽抗金必胜的展望,宋辽联军打败金军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宋辽应联合灭掉金国。而对于灭国后的女真反抗之人,要杀无赦!对于想归降的女真百姓,杀是杀不完的。

    若对亡国后的金地百姓大搞屠城之事,势必会引起女真人殊死反抗,便会陷入宋金联军陷入困局。

    杜绝女真人对宋辽两国后患之法,应该引入金地我大宋先进中华文化,包括诗书礼仪、耕种贸易,教化女真人,让其脱离愚昧无知与残暴抢掠……

    赵吉看到这里,高兴地自言道:“用武力和文化双管齐下,征服野蛮部落,此策甚合朕意!”

    文德大殿内的众多阅卷官,听到赵官家再次发出赞叹之声,他们仰望圣颜,皆看到赵官家龙颜大悦的样子。

    赵吉继续看起来岳飞书写的殿试制策的第五段内容,即最后一段,其大意为:

    若大宋援辽抗金大胜,便可要求辽国将百余年之前石敬塘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

    如若辽国不归还燕云十六州,那么,大宋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伐辽。

    彼时,辽国境内有大宋数万精兵占据其境交通要道和关隘,外有我大宋官军强攻,可里应外合,便可一举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

    若辽国将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大宋应讲信义,让数万入辽境的宋军凯旋班师回国。

    赵吉看到此处,龙颜大怒,道:“若如制策,虎头蛇尾!”

    赵吉把岳飞的殿试制策答卷,狠狠地摔在了龙书案上。

    “啪”的一声。

    把在龙书案边侍候着的大宦官梁师成,吓得一哆嗦,打起了冷战。

    在文德大殿内的数位阅卷官郑居中、李纲、宗泽等人,心头也为之一震。

    他们偷眼望向文德大殿龙椅上,面带怒色的赵官家。

    他们心中甚疑,方才赵官家看着那份卷殿试制策时,还眉开眼笑,赞叹之声不绝于口呢!

    这会儿,咋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这翻脸的速度,可比翻书还快啊!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

    他舒缓了一下心情,指着被他摔在龙书案的岳飞制策试卷。

    在龙书案边侍候着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心领神会。

    他立即捧着岳飞的制策试卷,小心翼翼地呈到赵官家的面前。

    赵吉接过梁师成递到面前的岳飞制策试卷,重新展开,又浏览了数眼。

    该说不说,岳飞所写制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非常附合赵吉的心意,

    只不过,那最后一段,岳飞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或者是他从小除了练习武功之外,也读圣贤诗书,便信义二字看得过重。

    赵吉对岳飞在制策最后一段所写的内容,即大宋费了那么大的劲,出兵援辽抗金后,只取燕云十六州,便要搬师回朝,实难苟同。

    赵吉伸出右手,五手在虚空呈握笔状。

    一旁的大宦官梁师成,立即会意,他立即从龙书案上的笔筒中,取出一支御用狼毫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