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_第262章 岳鹏举等名将战争认知被刷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岳鹏举等名将战争认知被刷新 (第1/3页)

    赵吉对跪拜在面前的岳飞、吴玠等武进士道:“众爱卿免礼平身。”

    岳飞等我叩谢道:“臣等谢主隆恩。”

    赵吉走到岳飞等人的面前,抬臂伸手,向着摆放了十门火炮处一指,高声道:

    “朕昨日在宴席之上,所谈可群攻杀敌之技,并非虚言也,尔等武进士,且看向那里。”

    站在前排的岳飞、吴玠、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武进士,顺着赵官家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之前令他们好奇不已,却没法问的那十门火炮。

    站在后排的其他武进士,自然也都踮起脚来,随前方的众人,翘首望向火炮。

    赵吉高声道:“那十门可群攻杀敌之武器,名曰‘火炮’!”

    “呃?!”

    “啊?!”众武进士疑惑,且惊诧不已:

    甚至有些人小声地呢喃道:“臣只听闻过炮!即用抛石法之炮,还未曾听闻过火炮!”

    即便如岳飞、吴玠等个别博览群书的武进士,亦未听闻过“火炮”。

    岳飞除了天生神力,从小到大跟着两位武术高人师父学武之外,他也是博览群书的。

    而行武出身的吴玠,少年时也是入过私塾,读过书,识过字的。

    何况,吴玠在泾原路通安寨军当兵起,直到他守边西北与西夏作战杀敌,立了大小战功被提拔成为小校之后,他每每都是在武功cao练的闲暇之余,卷不离手的。

    史载:“玠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

    更何况,因为去年赵官家下诏,今年要在全国各地民间以及军中,选拔武学人才增开武举恩科,故此,吴玠从去年到现在,更是加倍苦读了大量军事等方面的书籍。

    在这届武进士中,像岳飞和吴玠这种不仅武功好,还识文断字,看过很多书的人并不在少数。

    即便是没有勇气参加内场策论、兵书战策考试的那些外场武进士,其实他们之中,也很多人是识文断字的,也读过不少书,多有见闻。

    这届武举恩科里的所有考生,大字不识一个的只有牛皋。

    在大宋,能够从小习武者,特别是为了参加武举而习武者,反而不比‘学文’省钱。

    若为参加武举而习武者,除了要请武师,还要自备兵器和战马,那马就特别费钱。

    故此,此届武进士六百余人,很多人都是见识广博者,

    然则,他们竟然也不知道赵官家对他们言说的那十门名为“火炮”的武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赵吉看到,所有武进士都面露惊诧不解的表情。

    他微微一笑道:“此为火炮,并非石炮。若要见识火炮之厉害,还需要尔等亲自观之。

    尔等随朕,同去火炮后方,观其发射之杀伤力。

    陈主使引路,令炮手做好准备。

    众武进士,随朕观之。”

    “臣等遵旨。”岳飞和吴玠等六百余名武进士遵旨道。

    火器制造使陈规也应声道:“微臣遵旨。”

    陈规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毕竟,他看到了自己根据赵官家所绘出的火炮设计图,制造出来的火炮,即便要在今年新科举武进士面前展露威力,他自然高兴不已。

    陈规可是把这出自火器制造坊的火炮,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大儿子啊!

    让“儿子”当众秀一下,技压群雄,那当爹的,能不爽能不高兴吗?

    陈规那是亲身经历了生出火炮这个大儿子的不易!

    他仅凭赵官家给的一张设计图,便带领火器制造坊里众多优秀的工匠,接近于十月分娩般费劲,才生出了这‘大儿子’啊!

    大儿子即将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

    陈规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能看得出,赵官家特意让这届武进士们都来看火炮发射,

    那就意味着军事战争上的一个崭新的变革即将开始——即从冷兵器变革到了有火器参与的冷热兵器共存的崭新时代!

    陈规心中甚至想到,等到若干年后,待到赵官家发明出来的这些火炮、火枪、手榴弹、火药包等热武器的生产量激增后,那么在未来的战场上,或许就要变成热武器雄霸天下的局面了。

    到了那时,我大宋就不会再憋憋屈屈地给西夏和辽国,献岁币以求其不犯我大宋边境了。

    甚至,燕云十六州也能收复回来……

    陈规躬身,兴奋地走在前面,给赵官家和一众武进士引路。

    他们很快地来到了火器试射场上,那十门火炮的身后。

    赵吉对陈规道:“陈主使,为武进士们简介一下这火炮吧!”

    “微臣遵旨。”陈规领旨后,转身对岳飞、吴玠等武进士们介绍道:

    “此炮,乃是微臣带领火器制造坊工匠,根据赵官家御笔亲绘的武器设计图纸,而制造出来的!”

    此言一出,岳飞、吴玠等六百余武进士皆震惊不已!

    他们万万没有想,赵官家还对武器发明这方面,也如此厉害?!

    不过,他们很多人在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思忖着:

    ‘莫非是赵官家一时兴起,依仗官家冠绝当世的书画造诣,异想天开画出所谓的火炮设计图,还要耗费人力和财力,新成立了大宋火器制造坊,并制造出如此中看不中用的火炮来吗?’

    其实,他们心中的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