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计定出兵 (第2/2页)
丹族和奚族的两千混合骑兵,便把大宋派去偷袭辽国南京的杨可世所部数千轻骑兵,打得惨败而逃…… 此后,北辽朝廷又给耶律大石派去三万援军。大宋伐辽的东路都统制种师道率军抵达白沟,与辽军隔白沟河对垒。第二日,耶律大石指挥的骑兵从西边水浅处渡河,包抄宋军种师道所部守桥军兵,击溃宋军…… 种师道见诸部不作战利,于是引兵撤回。耶律大石调轻骑尾随,在古城与宋军激战。种师道等逃至雄州城下,想进城,又被童贯所拒,不得入城。辽军趁势横击被拒城外的种师道所部溃军,宋军惨败,死尸遍野…… 宋军过早地暴露出自己较弱的军事实力后,这就不免令金人对繁华富庶的大宋,垂涎欲滴,萌生了南下攻打大宋之心。 …… 赵吉知道,历史上的宋金两国在海上之盟以后,宋伐辽的第二个严重后果便是: 大宋出兵伐辽,本就被金军打得节节败退的辽军,还需要分兵保全,以防宋军进攻。 历史上,金国灭了辽国以后,金宋两国边境,便才开始正式接壤。 这也使得金灭辽后,大宋就变相失去了辽国这个能阻挡金兵南下的屏障。 最终,金国商议的主要内容是:于辽亡后不久,南侵大宋,酿成靖康之变,立国167年的北宋灭亡…… ……
赵吉望着眼前那群金国使臣拜别后,高高兴兴离开的背影,他立在原地,思虑数个呼吸,便恨恨地叫来手下的皇城司押班杨志,道: “朕的行程,这群金国使臣如何得知? 他们极有可能是收卖了朕送去‘保护’他们的那队禁军。 朕令杨爱卿抽调手下精干兵吏,会同探事司,同严查此事!” “微臣遵旨!”杨志欣然领旨道。 此杨志非梁山流寇中的杨志。他原本是牟驼岗一名养马和驯马的小校,去年赵官家视察牟驼岗时,发现他还算是一个人才。 赵吉在御驾亲自方腊时,杨志随军出征,也立下了战功,故此,赵吉将这位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杨志,任命为分管一队千人皇城司亲从官的正六品押班。 赵吉对杨志又道: “为防金国使臣,万一打探出大宋机密,再托人传回金国,那将于大宋不利也! 朕命杨爱卿,选出你手下皇城司信得过的亲卫,去负责‘保护’金使。” “朕所谓的‘保护’,不仅要让金国使臣都好好地活着,还要限制他们不能外出,不能与外界闲杂人等接触,即便是‘保护’他的皇城司军兵也能与他们过密接触。” “将原来‘保护’金使的禁军,都撤换掉吧。” ” “微臣遵旨,定不负圣望!”杨志领旨,带领一队人马离去。 ………… 赵吉起驾回宫,在垂拱大殿,召来心腹忠臣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张浚几人; 另外还有一位,是远道回京的曾在对西夏战征中扬名的武将——郭成。 垂拱大殿,威严肃穆。 赵吉表情严肃,对群臣名将,悠悠道: “朕曾读《孙子兵法》,其《谋攻篇》中写道: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此大殿之内,诸位爱卿皆朕之心腹,皆大宋股肱之臣也! 故此,朕实言以对诸位爱卿。 大宋‘援辽抗金’,战略谋划已定,出兵之期亦定! 如今,对大宋出兵‘援辽抗金’,能产生变数者,唯西北那夏国而已!” 郑居中等心腹文臣和武将郭成,纷纷点头,皆认为赵官家此言在理。 赵吉又道:“朕召诸位爱卿议事,便是要听听诸位爱卿说一说如何对付西夏这一变数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