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宋军奇袭大胜,西夏皇帝震怒 (第5/5页)
br> “你等率骑兵行军速度快,趁着夜色,出其不意,利用赵官家送给咱们的火炮攻打溥乐城,如此才能取得今日的大胜!” 郭成说出实事后,吴玠、吴璘和杨再兴才恍然大悟,他们自然是知道赵官家早在京城安排这场伐夏之战时,便送给了老将郭成几个锦囊,原来里面还装有这么好的妙计呢! “赵官家英武圣明啊!“吴玠由衷地说道。 “赵官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吴璘赞服道。 “赵官家的军事谋略,登峰造极,吾等望尘莫及啊!“杨再兴敬仰地感叹道。 他们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赵官家的敬仰钦佩之情,更深、更浓了。 老将郭成看着赵官家送到自己麾下历练的这三员爱将,他爱惜无比,但是,他也知道这届恩科的武进士中的杰出几位皆是人中金鳞。 金鳞绝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郭成笑呵呵地说道: “此战,虽说是主要仰仗着赵官家发明出来的武药火器,破城才能那般轻松,予敌以重大杀伤,令敌不敢、也不能坚守溥乐城了,使敌快速溃败; 然则,在具体军事行动过程中,还是要仰仗尔等冲锋在前,三军将士用命、悍不畏死,才取得了如此大胜!” “故此,尔等三人担任主副先锋官,统领骑兵先锋攻城之功,吾依然是要奏报给赵官家的!以及吾部中的炮兵、骑兵立功者,一并写入请功奏折中,至于我军战死者,加倍发放给抚恤金……” 吴玠、吴璘、杨再兴三人听到主帅郭成这么说,自然是心中高兴,皆大欢喜…… 随后,郭成下令加强城防,安抚溥乐城中未来得及逃走的少量党项百姓,他便宣布全军在溥乐城内修整一日…… 虽然,夜袭溥乐城之战,宋军打得很轻松,伤亡很小; 但是,让宋军劳累的是,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是从百里远之外急行军到达这里的,体力都耗费在了行军的途中了。 从军五十多年、拥有丰富领兵经验的郭成,自然知道驱使疲惫之师,乃兵家大忌之一,故此,郭成下达让全军在溥乐城修整一天的军令,深得军心。 而战败的费听元尚率领残部二千多骑兵,向西败逃而去,一路之上,其部还顺便地收拢了如丧家之犬的溥乐城其它逃兵一千余人。 现在,费听元尚所部残兵败将共计三千多人,从溥乐城溃逃而去,跑向不同方向的其他兵将,费听元尚也没有时间再重整旧部了。 面对宋军拥有杀伤力巨大的“引天雷“,费听元尚没有勇气组织残部反攻夺回失地的,他也不敢直接逃回西夏国内地的城池中,他怕皇帝李乾顺会治他没有力战而失城的重罪。 费听元尚率领残部,一夜马不停蹄,向西北的草原奔去,其部向前行军四个多时辰后,即到了第二天的上午,他们终于追上了先前出城的牧民和大群牛羊。 费听元尚望着自己部族的大群牛羊牲口,再回头望了望后方,他见早已经摆了宋军的追兵,不禁放下心来,感叹道: “宋军拥有了那么厉害的杀器,真是天要灭我大夏国啊!还要,俺率部跑得快,不然便要葬身于宋军引来的天雷之下。 只要我费听部落有人在、有牲口在,就不能被灭族,拓跋氏李家建立的大夏国能否被赵宋所灭,与我何干?” 费听元尚手下的亲信将领立即拍马屁,奉承道: “将军为我费听氏谋划,而忍辱负重,堪比汉家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啊……” 费听元尚知道手下的这位偏将,平时还爱学习汉家文化,他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被他事先派出城去往京城报送军情的子弟亲兵的安危…… 费听元尚席地而坐,接过手下卫兵递来的烤羊腿,他狠狠地嘶咬下一块rou在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幽幽地用党项语说道: “不知俺的亲弟弟和子侄们,现在是否赶回京城了?俺到是有些担心,因俺丢了溥乐城后,咱们的皇帝会不会把失城之罪,怪到他们头上?“ 那位会拍马屁的偏将,立即进言道: “将军放心,只要咱们费听氏还有大量可战的勇士,皇帝也不敢对将军的至亲下狠手! 在八九十年前,咱们‘大白高国’还没有建国前,咱们费听氏也跟当今皇帝李乾顺的先祖拓跋氏一样,都是咱们党项的八大部落中的一员啊!咱们费听氏族,跟皇族永远都是合作的关系,并不是他拓跋氏李姓皇族的奴仆!” “哈哈哈……”费听元尚听后,爽朗地大笑,宽心了许多。 他知道自己手下亲信,说得在理,无论当年西夏没有建“邦泥定国”即“大白高国”前,还是建国后直到现在,其实,党项的有军事实力的各个氏族部落与拓跋氏李姓的皇族,都是合作的关系。 想到这里的费听元尚,为自己果断地选择了不力战强大的敌宋而弃城逃命的决定,自感英明无比。 ………… 宋军占领溥乐城的第二天中午,费听元尚派出的九十匹快马,以及子弟亲兵二十人,还有从折姜会和萌井的败军中选出的十名证人代表,自昨日出城后,他们便昼夜兼程,马不停蹄,一路之上只换马、不换人,他们要将西夏边境那十万火急的军情,尽快奏报给西夏皇帝李乾顺…… 他们的马匹累得跑不动了,或是马匹累死了,他们就立即放弃胯下的战马,换乘备用的战马…… 他们长途跋涉,赶回西夏京城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午时三刻了。 他们遇到守城官兵的阻拦时,立即掏出了费听元尚给他们的十万火急的令牌,想要求见皇帝,奏报边关告急…… 此时,用过午膳的西夏国皇帝李乾顺,正坐在御书房内,右手提笔批阅着奏折,左手盘着念珠…… 御书房外报事官,小心翼翼喊道:“启奏陛下,夏宋边境突起战事……” 今年三十九岁的李乾顺,皱了一下眉头,他本以像以往那般只是夏宋边境的小规模军事摩擦,他悠悠道: “进入朕的御书房,详说之。” 报事官道:“微臣遵旨。” 他疾步进入,跪拜道:“溥乐城费听元尚将军遣使回京求见陛下,其使团正在宫门外等候,言说宋军突袭犯边,已经攻克折姜会和萌井防线,正在向溥乐城进发。费听元尚将军告急救援……” 李乾顺得知此事,大为震惊和的愤怒,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明明夏宋议和近三年来,各自皆相安无事,宋军怎么突然背盟犯夏了呢? 他气得扔手里的御笔扔到地上,又怒又急道:“速速将信使带来,朕要详问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