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官家督战,枪击濮王(精彩大章,求订阅) (第3/5页)
的三千名披甲骑兵,所组成的“铁骑”; 三是,两万五千人组成的京城宿卫军,此军照比“御园内六班直”战斗力差很多,照比由晋王李察哥统领的铁鹞子军的战斗力那就更差远了。 然而,在因为当今夏皇,派出了其弟李察哥亲统三千铁鹞子军和数万静州兵马,来援西京,却惨败于西京城外,几乎全军覆没。 当今夏皇李乾顺,真的还敢把京城侍卫军中的“御园内六班直”和京城宿卫军,这仅剩下的能保卫京城安全的三万兵马分兵出来解西京之围吗? 李仁仲绞尽脑汁去想,他也敢断定夏皇李乾顺,不能冒险把守卫京城那仅剩的三万兵马派出来了。 “若本王仁仲能派出城使信,赶往京城,本王也会力劝夏皇,绝不能将京城兴府仅存的保卫皇家安全的御园内六班直和京城宿卫军,再分兵而出,来援西京了。这是万万不可的啊!” 李仁仲思索着,会不会有其它援军前来解西京之围呢? 如今,大夏国还有约五十万的地方军。可是,他们直的能在夏军占尽劣势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冒着全军覆没即全部族灭亡的危险出兵来援吗? “呵呵……”李仁仲思虑至此,他便自己苦笑起来。 大夏国各个地方的常备军,共计约有五十万,主要是部族兵,分为左、右两厢。 每厢,又划分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由各部族首领担任的各监军司的最高长官都统军,均仿宋制立有军号,因其部族大都保留着游牧生活,各军并有固定驻地。 每一监军司除了都统军外,还设有一名副都统军和一名监军使,由部落贵族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等官,由党项人或汉人分别担任…… 汉学造诣颇深的他都会愤恨感慨:大夏国内的两厢共计十二个监军司,就是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部族。他们太像大唐中晚期时,割据在各地的掌握军政财大权的节度使了。 李仁仲每每思虑至此,他就头疼不已。 故此,他知道,分布在大夏国内各地的十二个监军司,就是十二个大小不一的部族。当大夏中央军对外敌作战时,处于优势时,他们都会闻风派出兵马跟随作战,以图打胜之后,瓜分到更多的好处。 若是大夏国的中央军打了大败仗,那十二个部落中,又能有几个部落会出兵呢?必然是少之又少。 多年前,大宋国的五路大军伐夏,表面上宋军占优,那时先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派出钦差,持银牌,想紧急征调十二个监军司的部分地方兵马,火速出击去抵抗宋军…… 然而,结果呢? 各部落的地方军,虽然接受了银牌,表示绝对听从皇命,服从征调,可是,他们派出的兵马赶赴前线的行军速度,那是如龟行般慢悠悠…… 但是,他们得知大夏中央军打败了其中一路宋军主力后,他们便迅速地急行军,企图瓜分缴获宋军物资,盼望着能抓到宋俘当奴隶…… 三年前,大宋国的名将刘法,率部长驱直入,深入夏境后,西夏国内的地方各族兵马也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当时,若不是李察哥亲率京城的铁鹞子军和上万辅兵,把刘法部打败,并斩杀了刘法,那么,西京城之围恐怕就要提前三年上演了。 李仁仲看得很明白: 大夏京城内的“御园内六班直”的很多人,都是各部落地方军将领和豪强的子弟中善骑射者组成的,用来充当皇帝的宿卫。为的是什么呢? 其实,“御园内六班直”,就是一支质子军,以各部落、豪强的子弟在御前作“人质”,用以控制各部落首领和豪强。 可是,这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是各部落和豪强不会明面上造反而已,要逼他们去打可能会毁灭部落家族的逆风战,比登天还难。 夏皇始终不信任国内各地的部落军兵…… 各个地方军也不会冒部落灭绝的巨大风险,出兵为夏皇死战…… 李仁仲通过以往事件,他看透了大夏国内的各路地方部族军队,表面上尊重夏皇,内地里却都是以保全自己部族的利益为重。 大夏国可不像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汉家宋王朝那样,各路厢军都挺忠君爱国的。 …… 大夏西京城,被宋军围困的这十几天里,李仁仲每天登城视查,鼓励将士们守好城池…… 他每天还亲自带兵监督强征来的民夫,先拆毁城内部分民宅,用来取石,再搬运石头去加固西京的四面城墙,小块的石头运上城墙堆集,以备宋敌用云梯等攻城器械攻城时,好用石块砸死来犯的宋军兵将…… 当然,智勇双全的李仁仲,也不是没有想到,虽然自己死守西京城池,那么,宋敌大军若在城外围而不攻,该怎么办呢? 现在,城内的存粮,大约只够军民吃两个月的。 守城,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以,李仁中下令:城内商贾和居民家的粮食,必须全部强征到军中,再为军民进行统一分配:为保守城军兵的战斗力,兵将暂行正常供应饭食,平民每日的供粮缩减到三分之一。 今日一大早,李仁仲便贴身穿好软甲,外穿四爪蟒袍,以彰显濮王身份的尊重和威严,便于行使对城内百姓强征粮食的权力。 他指挥城内官吏、衙役和军兵,对城内所有商贾和百姓家,强行‘动员征粮’,为夏军能坚守西京城数月乃至一年半载,提前做好粮草储备。 李仁仲先让手下的官吏、衙役和军兵,在城内张贴告示,并沿街敲锣高喊,宣布征粮军令: “西京城,乃我大夏国龙兴之地,万万不可能被宋敌攻破而沦陷;我军将士誓死守住西京城,亦是保全尔等商贾百姓们的身家性命!” “请城内军民,万众一心,共抗宋敌。” “现传濮王军令:城内商铺和百姓家所有存粮,全部征集存于军中,每日再按人口统一分配。百姓家所养牲畜和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