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 兴州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赴北疆 (第2/3页)
,能让夏使畏惧天威,这也无可厚非。 只是,赵官家召夏使进城,是不是想与夏国议和呢? 对于,当前这个大好局面下,大宋与夏国议和,赵官家身边的诸将中,有的在心中庆幸,有的却是心中极力反对的。 像刘延庆等几位大宋西军将领,是想保持目前局面的,他们是愿意宋夏议和的。 因为,他们的根基在西北,世代在西北为将,有西夏国在,他们及其后代就能领兵镇守大宋西北一方,相当于一路诸侯了。 可是,像宗泽和岳飞等后起之秀,在西北没有任何利益瓜葛,更何况他们本就是忠君爱国的千古良臣,他们并不会考虑个人得失,一心想着大宋能灭掉夏国,甚至是一统华夏,复振汉唐一统之盛世。 岳飞率先出列,道: “微臣岳飞奏启官家,夏军面对官家研制出来并投入使用的火药武器,毫无抵抗之力。” “如今,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夏国陪都西京城,我大军兵将士气正盛。” “微臣岳飞建议官家,应重新思虑早先在京城制定的以战逼迫夏国议和,成为我大宋附属国。我军应一鼓作气北上,攻克夏国京城兴庆府,灭掉夏国!” 宗泽看着年轻的岳飞出列启奏,说得如此义正辞严,可见其忠心可嘉。 岳飞之言,正合宗泽之意。 他立即出列,附奏道: “微臣宗泽,甚是赞同岳飞之谏言。如此大好形势,我军在此休整数日后,应继续北上,一鼓作气灭掉夏国,以除西夏这个百年祸患。” 刚被提拔为中层军官的张俊,偷眼看向赵官家,他察言观色后,看出赵官家露出了赞同岳飞和宗泽的微笑。 他立即附奏道:“微臣张俊,赞同岳将军和宗枢密使之言。” 赵吉露出微笑,果然这个世界的张俊和历史上的张俊一样,都是甚懂天子心意的。 可是,刘延庆、姚古率先提出反对意见,种师道、种师中附奏想灭掉夏国何其之难,不能cao之过急…… 郭成则是沉默,没有表态。 赵吉看到以双方争执不下,他只言道: “众爱卿此事暂时搁置,等朕派出的十三批秘密使团传回来消息后,有多少夏国的地方部落军,会观望大宋官家伐夏,再作定夺,卿等暂时休言灭夏之事。” “臣等遵旨……” 中午,赵吉与宗泽、岳飞、种师道等西北军主要将领,在府衙内一同用宴。 此宴用rou,主要以缴获来的夏军伤残或炸死的战马rou为主。 宴后,赵吉率领众将,视查城防…… 当赵吉站在高高的北城上,远望北方。 此时,北方的远处的天空乌云密布,在半个南方还是蔚蓝晴空的映照下,北方的天空显得青黄昏暗。 赵吉手指北方,问道:“夏国的都城兴庆府,就朕所站此城的北方吧?” 西北军将领种师道立即答道:“回奏官家,兴庆府正在此城北方。” 赵吉点头道:“夏国都城兴庆府,原本叫兴州吧?!” 西北军的将领皆点头,表示自己早就知道此事。 赵吉站在北城的城头,手指夏国都城所在的北方,说道: “此时,北方天空乌云密布,天色青黄昏暗,想必那夏国都城兴州正在风雨飘摇之中吧?!” 众将皆赞同…… 他们听出了赵官家之言,是一语双关。 赵官家把兴庆府说成是以前的兴州之名,就是故意小觑夏国的国都,其地若被大宋收复,充其量也就是作为一州之城而已。 此时,赵吉看着北方青黄昏暗的天色,想到了身处国都兴庆府也就是原本的兴州之地的夏皇李乾顺及以军民,听到陪都西京已失之的战报,是如何景象…… 突然,赵吉来了雅兴,他在心中,改写后世一首伟大的七律诗为七言绝句,高声吟诵起来: “兴州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赴北疆。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跟在赵吉身边的宗泽、岳飞、种师道等十多位将领,以及身后的数百名皇城司亲从官,听到赵官家所诵之诗后,顿感振聋发聩、心潮彭拜、斗志昂扬…… “好诗啊!”岳飞高声赞佩道,他出列躬身抱拳: “官家所做这首诗,应在军中方为传颂!” 宗泽知道岳飞正直不阿,他并不是拍皇帝的马屁,而是通过此举,让军中将士下定继续北伐灭掉夏国的决心。 而不要学楚汉相争时的西楚霸王项羽,没有趁着自己势力强大时消灭对手,最终反被对手逼得乌江自刎…… 宗泽立即附奏: “微臣宗泽赞同岳鹏举之言,官家所做此诗,大气豪放,理应在军中传颂,以此鼓舞我军士气!” 张俊看到赵官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后,立即跟着附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