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悲惨式胜利 (第1/3页)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这里是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二阶段a组第四轮的比赛下半场。 在刚刚结束的上半场,中国队凭借杨辰的梅开二度,以2比0的比分暂时领先伊朗队。 现在下半场马上就要开始。 所有人都知道,等雨停后,伊朗队在下半场肯定会掀起更猛烈的反扑。 曾教练是否有妙招可以低档得住伊朗队的猛攻,相信这是中场期间球迷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好,我们可以看到,双方队员已经走进球场。 从阵容上来看,双方主帅都没有进行换人调整。 看来上半场的雨天的确是特殊情况,双方主教练都认为自己的首发阵容可以在下半场雨停后发挥出更好。 那么下半场中国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下半场的比赛正式开始。 双方易边再战。 落后两球的伊朗队员早就忍耐不住,磨刀霍霍,看向中国队半场。 中国队的草皮子就是好啊! 是啊,这么好的排水系统,咱们今儿也算是捡着了! 伊朗队员们欣喜地踩着脚下舒适的草皮。 高档的半人工草给不光给主队带来极大的享受,也给客队发挥出最大能力的空间。 落后两球的情况下,伊朗队率先发难,后场断球后立刻向中国队半场发动猛攻。 面对对手的高压,中国队队员后退到三十米区域,用442的阵型组成三道铁链,将对手牢牢拦在威胁范围之外。 尤其是中路。 张晓瑞和李金雨两人都严阵以待,参与防守。 这让巴盖里等中路队员,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边路上。 诶? 孙技海换位置了? 一开场,黄见翔就看出了球队和上半场不一样的地方。 虽然没有换人,但孙技海从右路换到左路这个不同还是很明显的。 伊朗显然也没料到曾政会玩这一手。 一直以来,孙技海经常成为曾政阵容的核心人物。 这次将他换到左边,难不成是为了加强左路的进攻? 嘭! 随着一声闷响。 皮球冲天而起。 飞过塑胶跑道,直奔球迷看台。 马达维基亚跳起落地。 回过头看着身后飞远的皮球,不禁摇了摇头。 刚刚他要是再晚一秒,说不定自己脚腕就和球一块儿飞远了。 再看身后像没事儿人一样爬起来的孙技海。 马达维基亚心中突生警惕。 曾该不会是故意派那个4号去防马达的吧?布拉泽维奇眉头紧锁。 四年前的金州,伊朗队就是靠马达在边路的一脚天外飞仙,率先为球队打开局面。 今天的沈阳,曾政的做法就像是成语故事书上的刻舟求剑,似乎还在为以前发生过的事进行弥补。 但,以前发生过的事儿,现在就没可能发生吗? 刻舟求剑的故事固然可笑。 但亡羊补牢的智慧,又有谁懂? 看到马达维基亚被孙技海锁死,球迷们第一反应不是兴奋,也不是解气。 而是拍着自己的胸口,连呼好在。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这是曾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谁能打包票今天的伊朗队不会再凭借四年前的战术打破局面? 好在曾教练注意到了马达这一点。 提前将他锁死。 否则一点被马达启动起来。 这一边路很容易成为伊朗队的突破口 马达维基亚的突击组织能力都是伊朗队上等,更别说他还有一脚远射了。 孙技海就像一只牛皮糖一样,一直不断地黏在他身边。 如此一来,伊朗队无人传中,阿里代伊和阿齐兹两人瞬间在禁区内变得孤立无援。 哪怕是其他队员强行起脚,范大将军和李伟风的头球也不是摆设。 下半场开场这几分钟里,伊朗队看上去攻得正猛,但实际上是得势不得分。 阿里代伊和阿齐兹两人经常像无头苍蝇一般在禁区内疲于奔跑,到最后,阿里代伊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主动跑出禁区,回身接应队友。 双方一攻一守,场面暂时进入了僵持阶段。 伊朗队攻不进去。 对两球领先的中国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结果。 不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