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_第23章 以身许国(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以身许国(23) (第1/4页)

    一时间教室里陷入安静。

    底下的学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老教授只念了一个名字就停了下来,都有些好奇地等待着。

    他们不熟悉朱培青,却眼见系主任对他的尊敬与推崇,因而也在心中重视起来。

    这位已经鬓生白发,其貌不扬的老人,会给他们讲一堂怎样的第一课呢?

    系主任也有点摸不着头脑,走上去轻声提醒,“老师?”

    朱培青目光在那女孩的脸上停留几秒,终于慢慢重新垂落在花名册上,点出下一个名字。

    这年轻的女孩子,胆子还真不小呢。

    ——见他瞧她,竟毫不畏惧地将目光迎上来。

    宁馥:这位朱教授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呢?我再仔细看看……

    朱培青点完了名,将花名册放在手边,掌心盖在上面,珍而重之地道:“欢迎你们大家。”

    “你们每一个都是好苗子,国家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朱培青这节课并不讲专业知识,也不讲学科背景,他是来讲故事的。

    他祖籍福建,1923年生人,青年时代正是战火连天的时候。

    “那时候都号召捐资捐物支援抗战,我年纪尚小,整日里幻想——既然已有了大炮弹*,可将那些侵略者的飞机打下来,那为什么不能有飞得更远、个头更大的炮弹,一直飞到侵略者的老家去,教他们闻之色变胆寒,不敢来犯呢?”

    朱培青笑道:“当时已有这种大家伙,但我们的国家却没有。”

    “你说,这怎么行?”

    祖国羸弱,他年幼时便立下志向,要学有所成,造这么个“大家伙“出来。

    26岁留洋归来,新中国像母亲般张开怀抱迎接了朱培青。

    他也将自己所有的光阴、才华、心血,奉献给了建造“大家伙“的事业。

    国之利刃有一群铸剑人,而他只是其中的一个。

    5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导弹。经过很多年的努力,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74年,朱培青下放图拉嘎旗县中学,负责看大门。

    他的工作不过是每天看看大门,扫扫垃圾,见有没用完纸就捡回他的小窝棚。

    当地人谁也不知道这个整天乐呵呵的老头,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经两弹元勋手下的得力干将。

    他是个乐天派,当了两年校工,第三年也兼任代课老师,三年里没有哪时哪刻,忘记自己是个航天人。

    但这些他都没有讲。

    辛酸苦痛,隐姓埋名,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只讲火箭腾空而起时狂喜的热泪,讲弹道导弹掠过天空的呼啸嗡鸣,讲空空导弹*命中目标时火光惊人的刺目……

    讲波澜壮阔,讲壮志凌云。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全都听得入迷,哪怕朱培青讲故事的方式平铺直叙,毫无夸张,更没有过度的修辞,但这平平淡淡的叙述,却让所有人从心底里涌出一股浑身汗毛直立的热流,冲刷过每一条血管,在胸膛中喷涌激荡。

    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生在那个年代,要如何报效国家,如何以身许国。他们如何成为风起云涌之中的英雄人物,研制高精尖的导弹,形成战略威慑……

    朱培青看着这伙摩拳擦掌的年轻人,露出一个笑容,“国家在期待你们做出成绩。你们有没有信心?!“

    底下众人齐声道:“有!“

    朱培青乐呵呵地宣布下课。

    系主任在他身旁,不无担忧地道:“老师,一上来就给他们这样的鼓舞,行么?“

    现在让他们全都兴奋起来,成天幻想着自己建功立业做大英雄,往后这专业学习上的沟沟坎坎还多着呢,到时候一盆凉水接着一盆,只怕热情熄灭快啊。

    朱培青笑道:“他们都还年轻。倘若当年我和你讲,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无休止的计算、成堆的图纸、日日夜夜在发射场吃沙子,你可还愿意跟着我?“

    “初生牛犊不怕虎,怕的是平淡。“

    系主任恍然大悟:“您这是先把他们骗上了贼船,然后再……“

    朱培青淡淡看了自己这位口无遮拦的学生一眼,对方立即改口道:“您说得对,倘若真的坚持不下来,也的确不是干我们这行的料。

    “宁馥,你留一下。“

    大家正要离开教室,系主任突然开口道。

    宁馥认出他正是那天去自己家政审的老师之一,那个夸自己“彩衣娱亲”的。

    “这个小宁同学呀,是我亲自上门去政审的,不但成绩出众,性格也活泼开朗,“系主任热情地给朱培青介绍宁馥,“肯定能成为班上的文艺骨干。”

    系主任对自己挑中的好苗子很有信心,献宝一样地把宁馥叫到跟前,道:“快来,朱教授想单独和你说两句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