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元甲开始_第十九章 我准备造反,张总督你一起吗?(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我准备造反,张总督你一起吗?(二合一) (第3/3页)

局竭力筹备。

    通过汕头、厦门、泉州等港口设法运送军火到台湾,共筹到铭营军饷库平洋银二万两、又购买了新式洋枪一千四百杆,子弹五十二万粒,洋火药六百桶,还有二十门新式钢炮。

    枪械弹药终于基本够用了。

    之后,张之洞每天奔波于各个军事要地。查看地形,布置海防,阻塞交通要道,封锁海口等等,做好迎击的准备。

    等余恪枪弹厂建立完毕时,已经是半年后。

    此时前线接连战败,新军、黑旗军损失不小。

    但法军虽然连连胜仗,损失却也不小,没占到什么便宜。

    张之洞一开始的战略方针就是“断不必恶攻坚城耗损士卒,更不宜株守空城为炮树的。但能相持数月,法人技穷力细,必有变动。”

    意思就是说,这仗咱们得持久了打,不用执着于守城给人家的火炮当靶子打,也不用为了攻城损耗士卒。

    法国毕竟离得太远,粮草补给不方便,只要坚持几个月,等法国弹尽粮绝扛不住了,再给他迎头痛击。

    事实也正是如此。

    只过了不到半年时间,一场镇南关大捷,让法国彻底扛不住了,请求停战议和。

    张之洞自然不会答应,本来想乘胜追击,但很快就收到了停战议和的懿旨——清廷已与法国达成了停战撤兵的协定。

    他怀疑这懿旨是矫诏,毕竟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法国扛不住了,应该趁机彻底将法国人彻底击溃,不能放虎归山。

    事实上,在整个中法战争期间,朝廷始终担心“兵连祸结”,会激起“民变”、“兵变”。

    于是始终或暗或明、直接或间接地,向法国侵略者进行求和活动。

    这次大捷,李鸿章等求和派主张“乘胜即收”。

    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建议朝廷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

    张之洞得知是李鸿章‘见好就收’后,又接连三次电奏朝廷说:

    要和谈可以,但现在法军元气大伤,高级将领都伤亡了好几个,不如延缓停战撤兵日期,收复了河内再谈。

    然而,朝廷拒绝了他的提议。

    或者说,是李鸿章拒绝了他的提议。

    李鸿章这个主政大臣发电报斥责张之洞,说既然已经定下了停战日期,那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失信于法国人……

    最后,朝廷和法国双方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款》。

    清朝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

    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

    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

    张之洞几年来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东流了一大半。

    两广总督府。

    余恪看着合约的内容,额头青筋暴起。

    老子累死累活一两年,换来的就是这个?李鸿章你怎么不去死?!

    “恪之,算了吧。”

    张之洞叹道:“这种事也不是头一次发生了,李中堂是什么人不用老夫多说。今天这种情况我早有预料。只是他是直隶总督,是上官,老夫又能将他如何呢?”

    余恪双眼寒光熠熠,一字一句道:“您不能,不代表我不能。”

    “你想做什么?”张之洞皱眉道。

    “暂时不会做什么。”余恪语气一转,“如今枪弹厂和炼铁厂都已上了正轨,我暂时脱不开身。”

    余恪接着道:“现如今枪弹厂制造击发式步枪和弹药的生产线,已经初步建立完成。”

    “枪弹厂制造的定国号击发步枪,虽然在射程和精准度上,暂时还比不上美国佬的机械式连珠枪,但也相差不远了。”

    “再给我一两年,我能造出比西洋人更加先进的枪械!”

    “而如今,我们手里不缺钱粮,整个两广地区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五千新军、三千黑旗军,历经两年战事、经验丰富,早已糜烂的清军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你疯了!!”张之洞不可思议地望着余恪,浑身颤抖,大声怒斥道。

    余恪转向张之洞,目光好似燃起了熊熊火焰:“我准备造反,张总督你一起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