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罗斯诸国 (第2/3页)
国首都库尔茨克城被雷鸣军攻破。 三月初九。 罗斯托夫公国核心城堡克拉斯诺被云风军攻破。 三月十二。 斯摩棱斯克公国首都卡卢加被豹韬军攻破。 三月十八日。 羽林军扫荡诺夫哥罗德公国。 三月二十二日。 铁浮屠横扫沃尼亚公国,抵达波罗的海。 诸军团在攻占罗斯核心城池之后,便以此为中心向周边的村镇蔓延。占领村镇后,便将其中的首领和护卫队员甄别出来,作为奴工送到安西都护府去建设安西城。 对村庄进行集体化改革后,将村内青壮征调走,由草原游牧兵管辖,随军搬运后勤物资。随着征服区域越来越多,队伍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到了四月份,每支军团加上游牧辅兵,加上征调的斯拉夫青壮,都有十万多人,如同一群蝗虫一般,打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青壮被抽走,可以有效降低后方斯拉夫作乱的可能性。而且缺少了青壮,今年春耕会大受影响,在秋季就会形成饥荒。到时候华夏出面免除粮税,调拨粮食救灾,便可趁机收买一波人心。 而裹挟式出征,既能显得人多势众,在冲击斯拉夫人城堡时,可以让青壮先冲一波,游牧兵再冲一波,然后华夏炮兵再一波轰塌对方的城墙,完成最后一击。 之后再裹挟城内的青壮继续下一处。 如此一来,不用等到秋收,夏季他们就会出现大饥荒。到时候可cao作的机会更多了。 罗斯征服战如火如荼的进行,华夏铁路也从中亚的碎叶城铺设而来。 高达百万的奴工铺路队,以每天吃三餐工作十六个小时零薪酬的干劲,一路越过里海北岸的干旱地带,终于将铁路修到了伏尔加河畔。 伏尔加格勒同样正在忙碌的建设安西城。铁路将从这里分成两股,一股继续向西北延伸向北庭都护府的梁赞城,一股向西南延伸向克里木岛赤刻海峡东岸。 一旦这两条铁路贯通,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统治就稳了。就算将来晁盖回返中原,也不用担心后勤物资不足的问题。 只要后勤物资充足,华夏轻松吊打西方蛮夷。 正当晁盖筹划着铁路铺设、沿线城池、赤刻海港口建设时,一支庞大的船队正从地中海越过拜占庭,进入黑海海域,向克里木岛而来。 这是一支混合了威尼斯、热那亚商人,拜占庭宫廷使节和罗马教皇使者的船队。 去年年末,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面对华夏占领克里木岛,不敢报复,却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转移矛盾,将华夏形容成为第二次上帝之鞭,让外交官安德洛尼去西欧说服神罗帝国罗退尔出兵。 今年一月份,罗退尔接见了安德洛尼,听闻对方的说辞后,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的神罗帝国东部边疆如今正在遭受库蛮联盟游牧骑兵的入侵,那些突厥骑兵冲入黑森林,劫掠封地,杀戮农奴,让东部领主们不堪其扰。 后来经过埋伏抓捕了几个游牧骑兵,这才得知,东方正在发生大变故,草原上正崛起一股新势力,逼迫这些游牧民只能西迁躲避。那个新势力似乎叫“波尔挺”,首领叫“比克独夫”。 现在听了安德洛尼的描述,罗退尔似乎也明白了,这两者应该是同一伙势力。 “那个攻破撒冷圣城的天道国度?” 罗退尔问道。 “正是那个攻破撒冷城的天道国度。” 安德洛尼肯定的确认道。 以前提起东方,大家都喜欢用“那个瓷器、丝绸国度”来代指,但自从天启十年,晁盖在中冬武装巡游,慑服诸国,降下无数天道神碑,一波流星火雨毁灭圣殿骑士团之后,大家就开始用“祭祀王约翰”和“天道国度”来代指华夏了。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需要考虑。” 罗退尔让安德洛尼退下,立刻向城内的红衣大主教表示,自己想要去梵蒂冈觐见教皇冕下。 经过红衣大主教的传达,得到教皇应许之后,罗退尔这才在今年三月起身南下意大利,觐见教皇,商议对策。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一话事人乃是教皇冕下,第二话事人才是他这位神罗皇帝,对华夏开战这种事,他需要认真听取冕下的意见。 不得不说,比起正教大牧首屈于拜占庭皇帝之下。罗马教皇却有着凌驾于西欧诸国王之上的世俗宗主权。 标志性事件便是1075年教皇发布的《教皇敕令》,具体地阐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权力,例如: “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和制订新法律的权利”; “教皇有权废黜皇帝,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 “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 “凡不与罗马教会和谐的不得视为基教徒”; “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们的统治者”; “教皇永不受审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