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兖州奇兵 (第1/2页)
林安城城头,仿佛没有官兵把守一样,静悄悄的,叫人能闷出个鸟来。 就连众家兄弟都替守军感到着急,这人家马上就要攻城了,你们兖州军怎么回事啊,难道都睡着了不成? 祥云和十八骑弟兄们,倒是一点也不惊讶。打仗吗,本来就是兵不厌诈,这燕军这么多人攻来,就算是呆子也早就发现了异常了。 燕军此刻已经排阵完毕。 最前方排列着二十辆攻城推车,每两辆车中间相隔二十大步,一字排开,每辆车之上,都有一个大平台,上面站满了五十名军士,平台之下还有几层平台,都在推车后方有梯子,就连这梯子上,这会儿都已经爬满了燕军。 每辆推车都有百余人推着,缓慢向前移动着。 “众弟兄听好了,燕军之所以敢这么嚣张,主要是由于城东面没有护城河。其实,护城河的出现,就是因为大量的重型器械的不断涌现,为了阻挡这些东西才被广泛应用的。”祥云解释道。 在二十辆推车的后方,还有十五辆抛石机,巨大的杆子,粗壮无比,如同水缸一般大小的勺子里,放着几十个火油坛子。 “好大的抛石机啊,一下子最少能抛射五十个火油坛,过一会儿,林安城头一定是火海一片。”巫老大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抛石机,不禁感慨道。 “大哥,你说这兖州军能行吗?”左丘寒问道,“他们好像没什么防守器械啊?” “一定会有的,只是还没有亮出来而已。”祥云答道,“虽然守城一方相对吃亏,可是第一波攻城部队,面临着最为全面的打击,因此阵亡率往往在九成以上。” “那第二波攻城部队的战死率呢?”巫语凝问道。 “第二波,第二波的命运取决于守城部队反应的快慢。”祥云继续解释道,“如果守城的全部机关暗器,能够在半刻钟内重新布置妥当,那么第二波攻城部队的阵亡率,至少也在七成左右。” “杀,杀,杀!”突然,从林安城头上,传来了整齐嘹亮的呐喊声,看来,兖州军终于亮相了。 “看啊,大家快看啊,那些东西都是什么呀?”颜笑珊发现兖州军也推出了很多大型器械,并将它们纷纷卡在城头垛子上。 “那些露头冒尖的,全部都是重型弓弩床;那些像伞一样的板子,叫做城防钉板,一会儿等燕军靠近城下了,直接砸下去,然后再被绳子慢慢拉上了,循环使用;守军肯定也有抛石机,但这玩意儿,无需推上城头,架在城内即可。”薛良臣插言解释道。 祥云和几位十八骑弟兄,此刻都看着这个小兄弟,他们都觉得,作为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孩子,能够对各类器械如此了解,已经很是不易了。 “良臣贤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难道你曾经见识过不成?”巫老大问道。 “回禀巫大哥,小弟祖上是正平县有名的工匠世家,我自从九岁起,就跟着叔伯爹爹们到兵营中建造各类器械。”薛良臣答曰,“小弟学的还成,十二岁时,所有的攻守器械,全部都已经了若指掌,如数家珍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良臣贤弟好本事。”巫老大很是高兴,道,“通常一个熟练工匠,至少要经过五年左右,才能对所有的器械掌握个大概,没想到良臣小弟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达到了如此水准,真是可喜可贺啊!” 此时,攻城推车距离城墙,只有三十余步的距离了。只听后边的抛石机统领,将令旗一挥,大喊道:“三轮齐射,放!” 巨大的抛石杆瞬间挥动了。只听每台抛石机此时都“呼呼”的叫喧着,就像大罗天仙,舞动着强悍的手臂,将几十坛火油,向着城头抛去。 十五台抛石机,每台五十多坛的抛射量,等于说这一个波次的齐射,就是八百个火油坛子,呼啸着飞向城头。 “轰隆隆”的一阵巨响,密密麻麻,连炸点的连接音都听不清楚了。 林安城头,一片火海,但是守军并不惊慌,纷纷有条不紊的开始灭火,动作整齐划一。 渐渐的,火势开始减弱了,守军虽然略有伤亡,但是阵脚未乱。 “大哥,燕军的火油好像不怎么有用啊,难道是掺了水啦?”应天磊问道。 “看爆炸的威力,都是上等的火油。”巫老大抓住时机,趁机和自己的爱子讲上两句话,道,“守军提前在容易受到轰击的范围内,涂抹了厚厚的一层淤泥,因此,火油的威力就会锐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