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趣事_第三章 阿房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阿房宫 (第2/3页)

向呢!"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在工地代工,碰在一块儿,同命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很巧,正赶上连天大雨,无法施工。小罗很严酷,根据杜牧编排的施工进度,民工如果误了工期,就要被打。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怎么也完不成工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被挨打,而且还拿不到工钱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还是被打,起来造反也是一样。都一样,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要是咱们借着争取农民工权益的名义,号召大家,人们一定会来响应我们。"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想出了一计,借尸还魂,散布陈胜才是大墓里的主子。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监工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他俩,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监工果然大怒,拿起棍子责打吴广,还拔出匕首来威吓他。吴广夺过来顺手打倒了一个。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打趴下了。

    陈胜把民工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有钱有势的人,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民"字。并对天起誓,袒露右臂为标志,同心协力,推翻小罗,夺回土地。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几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工地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工棚里来入伙。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讨薪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跑了小罗。陈胜召集父老商量。大家说:"你替村里的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小罗。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村长。"陈胜就被拥戴称了村长。陈胜、吴广发动农民工起义以后,村里的百姓纷纷响应。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乡镇子。陈胜派人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部分园子。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起义不到三个月,村民打着各自算盘,左临右舍的自立为地头蛇了。

    小罗惊慌失措,赶快从别的村子请来大流氓章邯把修假山做苦役的民工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小分队,向反抗的农民反扑。原来的村民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互相支援。吴广起义小队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被打跑了。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随从暗害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辽河谋杀案。最后随从向小罗邀功请赏去了。其他的民众一轰而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总监杜牧触景生情,在他的杏花村写了一首情景交融,意境酸楚,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可真是千古名句,每当杏花初绽或盛开的时节,文人墨客和天涯浪子总会油然想起这酸溜溜的诗句,上海的公交车窗户上还贴有这首诗。

    园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又全面展开了,小罗掌握了实权,成为实际上的秦始皇即园区总经理。灰鸽成了名义上的秦始皇,名誉董事长。他被架空了。

    在中国历史上,当过皇帝,后自愿或被迫当太上皇的皇帝有:晋惠帝司马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宋代高宗赵构;西夏神宗李遵顼、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还有两人是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秦庄襄王、汉刘太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据史料记载: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也跟着大臣向自己行礼。大概是良心发现吧,他慌忙走下帝座扶起白发苍苍的父亲,并颁旨封他为太上皇,免去今后每天的朝拜。可以说,李世民是发明“太上皇”的始作俑者。当年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35年抑郁而逝。

    但凡知道中国“太上皇”命运的第一代企业家,都不会自羽“太上皇”。而所有的有志气的企业家,都不希望自己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这大概就是中国企业家在权力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共同面临的困惑。而灰鸽不这么看,也没有困惑,他要顺水推舟,要见识见识小罗的管理才能,同时自己为了延年益寿,正好借坡下驴躲个清净,这也是三十六计里的隔岸观火。

    小罗还是用惯用的招术,借刀杀人之计,请能人来帮着管理。又叫程华把招聘广告发布出去了,可由于辽河谋杀案臭名昭著,没人敢来应聘。有这么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