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_第三百八十章 山道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章 山道中 (第1/2页)

    三尺青锋第三百八十章山道中西南多高山,山高而崖陡。

    林木高深,外人少至。

    当初沈行介绍西南之时就曾和朝清秋笑言,西南之地自成一国,也算的上是另一种世外桃源。

    即便是当年秦人千辛万苦翻山而过,最终打下了西南之地。可真正占据的也不过是那些建在平原盆地之上的大城。

    被秦军打散的散兵游勇,更多的藏进了深山之中。秦人虽勇,可就像是蓄力满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虽有劲力却无处施展。

    秦以骑军甲天下,可山中路窄,恰好是秦骑的最大克星。

    秦人占领西南之后,进山剿匪不少,可次次也只能无功而返,偶尔小有斩获,攻破一处山上的山寨,只要不能将所有人剿灭,这些人便会换个地方,重建山寨。

    虽是蝼蚁成群,却已经有了吞象之势。

    迁延日久,说不定西南的秦军还真的会被他们咬死。

    真论起来,西南的形势比起东南的形势,对秦人来说反倒是更要险峻几分,只不过西南相比东南更加封闭,所以秦军在此屡屡碰壁的消息始终没有流传出去。

    这才没让秦骑无双的名头受到折损。

    秦人战也不是,和也不是,只得扶持起了一个当地的傀儡,然后将大半秦军退出了西南之地。

    松浪阵阵,杜鹃啼鸣。

    初日照高林。

    西南有古道,九曲盘旋如登山。

    人踏其上,如步步登天。

    相传这条古道是当年西南一位帝王所修,那位帝王耗尽半生之力,才修成了这条通往东南之地的古道。

    虽然依旧艰险难行,可和当初东南彻底与世隔绝相比起来,已经算是有了极大的进步。

    后来商业往来,与东南之地以及北方之地互通有无,也是多赖这条古道。

    只是修建这条古道的那位帝王却没有落个什么好名声。

    当初他力排众议,以举国之力修一路,自然是受到所有人的反对,哪怕是当时的太子殿下也不赞同。可他依旧我行我素,最后倾一国之力,花费数十年方成。

    只是此路建成之后,一国之中,百姓已疲,有人率先揭竿而起,然后便是赢粮景从。

    不过短短数年,原本强盛的一国便成了废墟,新国在旧国的废墟上建立而起,借着这条古道之便利,一时之间,发展的极为鼎盛。

    而那个当初力排众议,不惜一切代价修好了这条路的帝王,最后被起义军逼着上吊而死在一处山丘上。

    后人只给了他一个字。

    谥号曰炀。

    古《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离心离德,千夫所指。

    ……

    古道上,一只车队正在缓缓而行。

    都是拉货常用的马车,顶上无遮拦,车上载着不少沉重的大箱子。

    最前面一辆马车上插着两杆旗子,一杆旗子上绣着一个镖字,另一杆旗子上绣着振威二字。

    每辆马车上都有几个穿着后背刺有振威二字短袍的年轻人,各带刀剑,孔武有力。

    此时这些人的神情都极为轻松,因为此地离着回家已经不远了。

    他们来自西南临城的振威镖局,押镖护镖,常年走在这条古道上。

    虽说对这条道路熟悉的很,可镖局这种生意,本就是常年把脑袋别在腰上。尤其是在西南这种路途危险,王法衰微的地方。

    若是被人抢了,随便抛尸一处,即便是用心寻找,只怕也要很多年才能发现。

    西南多匪盗,半点不必东南少。

    说不定何时就要搭上这条性命,所以他们每次走镖其实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