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情深_第三十六章 竹篮打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竹篮打水 (第2/2页)

个手工业者,他专营小皮货,做马鞍、马镫、皮鞭、牲口嚼头等等。他的店铺后院有两间住房。赵老实本分,比绵大四岁,老婆一年多前病故。家人考虑条件差不多,绵考虑娘家人口多收入少,生活捉襟见肘,自己没有工作,嫁出去减轻娘家一份负担。全家人商量,绵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怕她再错走一步受气受虐。介绍人看的是优点,当事人亲自看一看聊一聊放心,毕竟是搞对象,毕竟已经解放,婚姻法已经颁布,哪儿还能像过去男女结婚和隔山买牛一样。

    嫂子陪四姐在介绍人安排下见面。赵中等个头长相一般,话不多言语幽默。绵自己不活泼,她愿意找个有情趣的人,经过几次相处,她感觉跟他聊天愉快。赵会口技,吹口哨,吹歌曲,别有风格比唱得好听。他会手指皮影,一个筷子,剪几张不同造型的纸片,在灯光前面他的手灵活地动作,投在对面墙上的皮影做着各种姿态动作,煞是好笑。

    四姐长得好,性格温柔,赵很满意。两人相处几次,赵催促介绍人:“年龄都大了,在一起相处愉快,你给女方家长说说结婚吧。”母亲哥嫂和绵一起商量,绵愉快地答应了。赵给绵买两身衣服,一双皮鞋。领结婚证后双方选一个好日子,赵摆两桌酒席,大家喝过喜酒,说一些祝福的话,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绵和丈夫和睦愉快地生活三年,一次赵在进货的路上,发生意外,车翻在沟里摔成重伤,在医院住院治疗两个月,最终没有治好撒手人寰。小店盘出去,刚好还清住医院的高额医疗费。绵的生活又回到原点,回到娘家。

    绵郁闷伤心,经常暗自垂泪。细心的嫂子提醒母亲,说绵的身体有问题。嫂子经常劝慰她:“你也不能这样伤心不已,身体要紧。”母亲仔细观察绵,她两颊绯红,早晨干咳,倦怠无力。绵同荣、莲的病症相似。母亲心里害怕,很快就带她去看医生,诊断是肺结核,医生给开了一些中药。连服数日病情不见好转。母亲打听到一位西医,又带她去看西医。医生说从外国进口一种叫盘尼西林的针剂效果很好,只是价格昂贵。母亲回家跟哥哥嫂子商量,大家一筹莫展,没钱呀!刚强的从不轻易求人的母亲,为女儿治病四处求告。厚道的亲戚朋友熟人,卖粮食凑钱借给母亲。医生给绵打过一针盘尼西林之后,绵不再干咳,药的疗效神奇,可是去哪儿弄钱?那时候家里养着一头大猪,原来打算年底杀猪,卖一些rou换成钱,再留下一些一家人过年解解馋。母亲思来想去与哥嫂商量:“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呐,绵的病不能等,现在把猪宰了吧,留下一个猪头一副下水过年,猪rou全卖成钱给绵治病。”猪宰了rou卖了,母亲带着绵怀里揣着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钱去看西医。医生给绵看过病,又开一针盘尼西林,打针后绵的低烧退了。母亲再次跟绵说去看病的时候,她无论如何不去,说:“我连累全家人,不治啦死不了。”母亲忙说:“人死了不能活,钱没有了还能挣。”母亲百般解劝,把家里的钱全部带上,拉着绵去看病。到诊疗所,母亲一分不剩把钱全给了医生。医生说钱不够买一针盘尼西林,给开了点白药片。五十年代初一针盘尼西林等同几百斤猪rou的价格。绵只好断断续续吃点中药,她的病时轻时重。

    绵没能等到过年,她每日咳嗽不止大口吐血。后来连续高烧,母亲赶忙请了医生,医生说:“她肺部几处穿孔,病灶在肺动脉处,出血过多,体质太弱。”医生出门时对母亲说:“准备后事吧。”母亲听了悲痛欲绝,绵是她十几年来一直呵护有加的女儿,是个苦命的女儿。绵已经不能躺下,一连数日母亲半抱着绵喂水喂药喂饭。一日绵握着母亲的手,非常兴奋地说了很多话:“娘,我病好了要去找一份工作,我脾气好有耐心,适合当小学老师,第一个月发了工资交给您,以后把钱攒起来,给姥姥买个上好的彩瓷。为我结婚您卖了她敬拜的瓷神……”绵说着说着没有了声音,母亲一看,绵的脸霎时变得蜡黄。

    又一个在母亲怀抱里咽气的女儿。入殓的时候,母亲用手拍打着绵的薄木棺材哭诉:“苦孩子啊,临终你都不忘记哄我高兴,给我希望。娘没钱没能救了你呀!”母亲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后悔自责,千呼万唤,她可怜的女儿再也听不见啦。其实解放前和刚解放时候,肺结核俗称肺痨,就是不治之症,六年内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都是二十刚出头死于肺结核,母亲多少心血,多少cao劳,多少期盼都化为乌有,她的心被掏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