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焚书毁画 (第2/2页)
姓》,四岁读《千字文》、《弟子规》,五岁读《二十四孝》、《女儿经》……尽管囫囵吞枣,还是奠定了一些文字基础。 我的国文基础不错,哥哥功不可没。他经常给我们几个小孩子讲民间故事侦探故事,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记得哥哥讲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小孩对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听了半截的话,没有全听懂,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一天父亲买一件魔衣,父亲说:“你穿上它,系上扣子可以飞上天,要想下来,你就……”父亲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说:“知道了,知道了。”他披上大衣系上钮扣,忽悠一下飞上了天,小孩悬在空中再也下不来了。父亲下半句要说的是:把钮扣解开就可以慢慢回到地面,可是他没有听。哥哥讲的故事有趣味受教育,我们都爱听。 大人不让我们随便到外面玩,怕受别人欺负,把破大门一关,几个小孩子在家里玩。我们经常玩跳房子,拿一快石灰在地上画四个大方块,就是四座房子。然后几个人石头、剪子、布,赢的人先跳,跳方块多的人获胜。有时候玩“天下太平”,每人在地上画一个四四方方的田子,几个人石头、剪子、布,赢的人在方格里写一笔,四个格子里写下四个字“天下太平”谁先写好,谁算赢家。家长没有钱给我们买任何玩具,我们几个小孩子玩得也挺开心。 夏天中午大人休息,我们有时候偷偷钻进敞房找书看。一次我们找到一个黄油布包,好奇地把包抬出来。油布包封得很严实,用剪子费好大劲才剪开。剪开一看,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卷一卷的麻头纸。我们有一些失望,麻头纸封这么严实干什么?于是把一卷卷纸摊到地上展开,麻头纸里包的竟然是一幅一幅精美的画,有花鸟鱼虫,山石竹林,蝈蝈蛐蛐,长长犄角的牛,奔跑的马……有两幅特地用牛皮纸另外卷着,我们小心打开,一张画上几个体态微微胖些的仕女,仕女端庄华丽,雍容典雅。另一幅画上是几个仕女体态婀娜裙带飘逸,惟妙惟肖。 我们经常趁大人不在家,拿出画来铺在地上看,有时候拿一卷画,画中还有白胡子老头拄着拐杖。喜欢的画,我们爱不释手,看完恋恋不舍小心地卷起来。不喜欢的,随便一扔。画上的题字我大部分认识,但是不知道其中两幅是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也不知道落款八大山人、唐寅、石涛、齐白石、徐悲鸿何许人也。后来我们把十几幅画挂在墙上装饰房间,蓬荜生辉呀!挂了几年,烟熏火烤,画变黄了熏黑了,最后从墙上摘下来,扔进灶膛烧火做饭了。就这样祖上收藏的字画,毁于无知和无奈。 很多年后我们知道那些烧掉的书,毁坏的画很珍贵,有的是孤本,孤帖、真迹、稀世之作。我十分后悔内疚,责怪自己:“太无知,太无知!”哥哥说:“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哪有心思去看一看堆一屋子的书画呢?那些书画是多少代以前的,你说的我都没有看过,平时只为生计忙碌,没有闲工夫。书画烧就烧了,毁就毁了,反正躲不过**的浩劫,说不定那些东西就是挨批挨斗的罪证呢。” 家里有一只木头箱子,里面放着二十几个大小不等、质地不同、样式各异的墨盒。大的直径二十多厘米,小的只有五六厘米。有褐色紫红色石头的,有红铜黄铜的。墨盒上有题字,刻画,盒子里有一层蚕丝棉,那是润笔用的。有的墨盒里面,墨水浸黑的蚕丝棉依旧在里面。那些墨盒或珍品价值昂贵,或名人题字所赠,是李氏先人所用所藏。睹物思情,冥想前辈挥毫泼墨著书立说的伟岸身影。 我们上学时候,有习字课,写毛笔字,于是我和侄子都挑自己喜欢的墨盒使用,也曾送给要好的同学。箱子里还有用过和没有用过的一些毛笔。大的笔头儿像刷子,小的笔杆比筷子还细。我们小孩子用来写大小楷练毛笔字涂鸦,没几年就用得差不多了。侥幸存留的一些书籍、字画,**时被戴红袖标的人当成“四旧”抄走了,是他们拿回家欣赏了?还是一把火烧了?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敢问。反正是破“四旧”,破坏有理。 在那恐慌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好。什么古董、文物、书画都没啥用场。不过我家至今保存一副山水中堂画,画挂了很多年,已经看不清哪位名家所画,只记得两旁的对联,上联“心里无钩难挂事”,下联“胸中有尺可量人”,是父亲亲手抄录。大概是醒示如何处世为人,言简意赅,哲理深邃,令后人收益匪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