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情深_第五十二章 谈笑蜗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谈笑蜗居 (第2/2页)

寒冷的冬天,撒的水在路面很快结冰。我们抬水时一步一滑,虽然十分小心,还时常滑倒。我和侄子侄女们约定,抬水遇到的难事回家不说,免得大人担心。

    那时候城里有的人家已经用上“洋井”。有一位邻居,他的房子日本人住过,日本人逼着中国技术工人,在院子里打一小口径的井,铁管子矗在井里,地面上套一个压水的装置,一按一压,水就从出水口流出来。“洋井”是很多人家的向往,更是我们抬水困难孩子们的梦寐以求。我们也曾经去有“洋井”的人家抬过水,抬水不再担惊受怕,不再有危险,就是出点儿力气。可是邻居们去“洋井”挑水的次数多了,那家不耐烦,就经常把大门闩上。邻居们愤愤地说:“小日本留下个洋井,神气啥?以后我们要安装自来水管,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流出来!”

    我们的日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可一家人和和睦睦,苦中有乐。为了省油晚上我们屋里不点灯,嫂子纳鞋底,做鞋时候才点一盏小煤油灯。用火柴也是很节省,一盒火柴用完了盒子保存着,再打开一盒新的,把火柴分放在两个盒子里,以免火柴盛得太满,不小心掉在地上,如果地上有水,火柴受潮就划不着了。火柴分成两盒,半盒金锁拿到他娘屋里,另外半盒我们屋里用。有一次我和静看到金锁那半盒火柴有点多,我俩就说顺口溜讽刺他:“东西车,南北管,人人都有偏心眼。”金锁听了赌气地说:“那咱们一根一根地数!”

    那次火柴事件母亲知道后,把我训斥一番:“太不懂事啦,平时吃东西,都是你谦我让,一个火柴也计较起来!你是姑姑,就该让着侄子!”嫂子刚忙解围:“越小事儿,越计较,要不怎么说是小孩呢!”

    一大一小用席子隔开的两个空间,只起到挡住部分视线的作用。透过席子能看见昏暗的灯光,席子两边说话当然也听得清清楚楚。哥哥在那边干点手头活,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济公传、包公案等等。我们在这边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半夜醒来,依然看到微弱的煤油灯光,依然听到嫂子纳鞋底哧啦哧啦的声音。我早晨起床时,看到嫂子已经把早饭做好。我问她:“怎么没有看见你睡觉?”嫂子爱开玩笑,说:“我眯盹一会儿就行,神吧?”她常年累月过度劳累,营养不良贫血,但她很乐观爱讲笑话,常常逗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嫂子那儿都好就是一样不好,偷偷吸烟。对她吸烟家里人颇有微词:“谁家女人吸烟?烟卷是钱买的,吸烟有害又呛人,啥毛病?”。开始我们闻到厕所里有烟味,然后仔细各处检查,发现厕所的墙缝里塞着少半截烟。母亲背地里给我们解释,替嫂子开脱:“吸烟是毛病,可是这事不赖她。她爹吸旱烟,铜烟袋锅擦得锃亮锃亮,一尺多长的烟袋杆光溜溜的,绿色玉石烟袋嘴,这都是她擦拭的,从小就干活。每当她爹在堂屋往太师椅上一坐,她赶快拿出烟具,从烟布袋捏出一小撮上好的烟丝装到烟锅里,用小手按瓷实递给他爹,她爹笑眯眯看着可爱的女儿,然后示意她点烟。一锅一锅,一年一年,她被动吸烟,被动上瘾,挡不住的诱惑呀!”“那她出嫁就不该吸烟了!”四姐不满意地说。母亲继续说:“刚结婚几年她不吸烟,这两年苦累有病心情不好,吸根烟提提神,调剂一下心情,排遣心中的烦恼,好歹她三天才抽一支。”

    对于嫂子吸烟母亲看得开,可是小姑们反感。烟里的尼古丁是巨毒,吸烟人的肺部都是黑的,被动吸烟危害更大,我们可不愿意哥哥健康受到威胁。小姑们不好正面说什么,话里话外流露出不满。亲戚邻居来串门,闻到烟味也奇怪地问:“你们家不是没有人吸烟吗?”母亲急忙掩饰:“刚有朋友来过,能不招待支烟吗?”哥哥在背后劝说嫂子把烟戒掉,可是嫂子烟龄已经很长,三天不吸烟她会烦躁不安,哪怕一天吸半根她就很满足。为了给嫂子当掩护,哥哥开始抽烟,他吸一口烟,就会咳咳一阵子。为了维护嫂子的完美形象,哥哥以身试烟,也成了烟民。他控制自己,每天只抽半根烟。哥哥买最便宜的大丰收牌香烟,每盒五分钱,够两口子抽一个月的。

    母亲爱讲谜语,什么“蹊跷,蹊跷,真蹊跷,坐着倒比站着高。打一动物。”猜谜最拿手的是我:“狗,狗!”母亲还爱教孩子们民谣,什么“山麻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后头,媳妇娶到炕头上,媳妇吃的rou夹馍,老娘山后喂了狼。”空闲时母亲教我们剪纸,装饰图案四方连续最好剪,人物最难。不过名师出高徒,基本上我们都能照葫芦画瓢剪下来,墙上、窗户上到处贴着我们的“作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