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从入门到入土 (第2/2页)
投向桌角架得高高的烛台底部,心里有一个定论后翻到下一页寻找答案。 “答案是:没有!灵性力量之所以层次过低,是因为它可以被任何来源遗留在任何形式的物品上面。比如一个高位格的超凡存在走在一条路上踢到一个石子,这颗石子是由于碰触得到了少许的超凡力量吗?显然不可能。它只会得到少许的灵性力量。倘若这个超凡存在很小心地控制自己的超凡力量不外露,即便这颗石子被他踩了很多脚,也只会在物体层面被磨损。” “相反的,一个低位格的超凡存在长久地将他的超凡力量灌输于一块石头里面,这块平淡无奇石头内部的自然元素就会逐渐被消磨冲刷掉,取而代之的则是这个超凡存在独有的超凡力量。这种精确到个体的超凡力量是可以被探测到的,如同四翼独角马的角轮,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属于这个个体的,因此虚空中某件物品上遗留的‘气息’可以追溯到特定的文明、世界,也就不稀奇了。” “回到人族幼儿看见灵魂这一话题,这里的灵性力量体现在灵魂上,那么幼儿是如何看见的呢?” 后一页斗大的三个字占据了一整张纸:“凭感觉!” “有些个体天生有异于寻常的能力,看得见、听得见、甚至能触碰到普通个体感知不到的事物,根源在于这些个体灵魂的异常。整个虚空的共识是:一具强大的rou身搭配孱弱的灵魂,死亡的次数只能是一次;一个强大的灵魂搭配孱弱的rou身,死亡的次数可以是无数次。” 身怀两种不尽相同异能的白泉看到这里舍弃了咒骂作者的想法,他瞬间抓起纸笔放在一旁,准备记录重点。
“灵与rou,正统的普适的途径无一例外,都是二者共同进步,但灵魂的重要程度更高,灵魂的提升难度是极难的,往往和收获不成正比,许多途径的上限往往因此得到巨大的局限。在此笔者郑重提出,无论何种种族,无论何种提升途径,rou身的强韧是它的上限,但灵魂的强韧是它的下限。一种途径的天花板看似取其上限,实则不然。” 白泉一面用笔勾画细节,一面在纸上画了个大头人,大头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方块:“灵魂……不知道这本子有什么用呢,它是正提升还是负提升呢……要是这东西有害,那就必须尽早剥离了。” 一张全新的白纸上,“位格”、“灵性力量”、“超凡力量”、“灵魂强度”、“rou身强度”等等词汇在一个小人的简笔画附近环绕,每个词汇附近都标有注释,并和简笔画的某个部位对应。 所有词汇都用细线连接到小人的某个位置,但唯独“位格”这个词久久没有能够画上等号的位置。思考良久,白泉在小人下面画了一本书。 “位格……灰老七看见它秒跪,那就说明它的位格远高于出马仙。如果它二者位格差不多,至少有心拼一拼,但它说跪就跪了,一点不犹豫,说明从头到脚都被压制了啊……除非我的位格足够高,不然它还是我的唯一亲爹,真该死啊……” 双脚交叉放在桌上,白泉下意识摸摸胸口想抽根烟解闷,但很郁闷的忘带了。 “灵魂的感官和rou身的感官相同,有‘触感’,则有‘灵感’。‘灵感’无关种族,都是幼年较强,成年后若不踏入超凡领域就会越来越弱,最后完全丧失‘灵感’也并非不可能。有一说法是用进废退,但笔者并不赞同这一点。毕竟拥有rou身的种族大多缺乏使用灵魂的技巧,即便有,‘灵感’的提升也并非单纯的熟能生巧可以概述。” “灵性力量是浅形式,超凡力量是深形式,这一点体现在哪?体现在性质方面。并非灵性力量毫无特点,只是灵性力量的性质太过浅薄,只是单一的。例如某些以太阳为信仰的高位格文明,该文明的一草一木都蕴含光明性质的灵性力量。反之,依靠自身提升的超凡者,即便位格较低,其体内的力量性质依旧是复杂的。比如集光明、净化、审判三种性质为一身的物体是很少有天然形成的,多数是人为制作的或放在特殊环境催生出的产物。” “这作者怎么一个小事都能写出一篇大论文,还有理有据的……起一个这么响的笔名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再次翻阅和八分鉴定机cao作手册一般厚的目录,白泉终于体会到张哲记忆中那种独有的被知识支配的恐惧,并在心中为这本书起了一个新名字: 《从入门到入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