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2/2页)
霞喊着。 “唉!这两个岁先人,一天闲的手里得个蝎子捉上”,王家奶奶拿着鸡毛掸子赶出来。 燕燕和小燕丢下树枝就往洞门外跑,燕燕边跑边回过头笑,催促着小燕快点跑,两个嘻嘻哈哈一溜烟跑出去了,里面王家奶奶还在不停地叨叨…… 燕燕快五岁了,猫吖开始教她学拼音字母。她把用费旧的电池砸开取出里面的芯,在地上写着“a.o.e.i.u……”等,手把手地教燕燕怎么读写。燕燕看着这些陌生的圈圈绕绕的字母,满头雾水的跟着mama读写,当mama放开她的手,她竟不知从何下手去画,更不用说读出来了,猫吖反复的教了几遍还是一问三不知,燕燕一脸茫然扭头瞪大了眼睛看着她,猫吖憋着气不让自己发火,又教她读了一遍,再问她,燕燕索性哇哇大哭起来,猫吖顿时按耐不住性子,吼了出来,“我又没打骂你,你哭啥?怎么那么不长记性,这么几个字母教了八百遍你记不住!” “mama,我想出去和小燕彦龙玩去,我不想学这些东西,我也不想上学”,燕燕摸着眼泪说着。 “不上学没有文化以后怎么会有出息?还像爸爸mama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当一辈子农民吗?学了知识长大了才能进城里住楼房,穿漂亮衣服,知道吗?”猫吖训斥道。 “呜呜……”,此刻,燕燕只想着小燕外面一帮小孩在开心的追逐玩耍。 “再把这几个字照着在上面写几遍”,猫吖说着进了窑洞。 燕燕哽咽了一会儿,拿起电池芯在地上胡乱画了几下,悄悄听着mama的动静。 外面窑洞墙顶上,婷婷、兵兵一帮小孩在玩,时不时的探出头来往下瞧,“噢-噢”的叫喊。燕燕再也按耐不住了,悄悄走到门口,看见mama背过身“扑哧扑哧”地纳着鞋,她蹑手蹑脚地走出大门洞子,撒开腿跑了出去。 晚秋的塬上,树叶黄绿相间,白杨树的叶子宽阔舒展,相互交织在一起沙沙作响,一阵凉风吹过,洋洋洒洒的在空中徘徊,轻轻跌落在一丛杂草堆里。燕燕和小伙伴们捡起树叶串在一根树枝上,一摞摞的树叶叠穿在一起,两边挂上几根蒿草杆子捆起来的土疙瘩,挑在在肩膀上学着走街串巷的货郎叫卖。地坎边、小路旁长满蓝色的小野花和黄灿灿的小野菊,他们揪下来缠绑成头花,手里再拿一把,口里乱七八糟的学唱着秦腔眉户戏《张连卖布》,燕燕伸手指出去,头往前一探,
“你把咱大黄狗卖钱组啥”? 大家齐声回应,“我嫌它不咬人光咬你妈!” “你把咱木风箱卖钱组啥”? “我嫌它烧起锅来噼里啪啦”! …… 一阵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地头,太阳渐渐从山头落下去,回家吃饭的叫喊声又开始了, “燕燕,小燕,回来吃饭了”, “婷婷,快把娃领回来了”, “强强……”, 孩子们边玩边回应着,磨磨蹭蹭地踩着树叶子各自回家,树叶飘零,在眼前凌乱纷纷。 等树上的叶子铺盖了路面,旁边的小沟渠里堆积成堆。猫吖和存生背着背篓,拿把扫帚、一根长杆子,扫帚必须是扫磨成接近光杆,用力拍搂着杂草和树叶一起扫成堆,杂草厚的地方,存生用棍子挥打着往一个方向搂,猫吖把背篓放平抱起一堆杂草叶子塞进去,等装满还要用劲按压,直到压瓷实后才背起背篓回家倒进装柴草的敞口窑洞里。这个季节,出来扫树叶杂草备起来过冬的人很多,家里大点的孩子放学后就背着背篓,有的拉着架子车,背篓放在挡板的地方,路畔边、山沟里到处可见三三两两地身影。不出半月,树干便光秃秃的在风中摇曳,灰蒙蒙的地皮也露了出来,坚硬的蒿草杆子混合杂草横铺在地上。近处很难再收集一背篓,存生背着背篓又去对面山沟地里,对面山沟上去的塬面上住着小陈村里的回民,站在那个村庄的山头能清晰的看到平凉城,村里的回民大多数做贩牛的买卖,山里苜蓿地多,存生挥动着杆子打扫着地面上的细草,混合着土一起背回来,冬天用这些柴草烧炕。入冬后便是农民最消闲的季节,庄稼地里没有活,天气冷也没有零活干,全家人就围着热炕头和火炉一日两餐,女人们做做针线活儿,存生闲下来就捧起借来的武侠小说,爬在炕头上看。在火炉上熬罐罐茶也是塬上男人们的乐子,在燃尽的炉火里丢小截木棍进去,火苗蓄势待发,噗通一声燃起火焰,捏一嘬茶叶倒进自制的铁皮罐罐里,脖口处缠几圈铁丝固定,再做个手扶支架,水倒七分满,嗡嗡的声音响起来,待咕噜咕噜冒起水泡,熬一阵子后,倒进玻璃杯子里,每次只能倒出一点点,留点继续倒水熬。存生的茶杯子是吃完罐头的玻璃瓶,刚开始熬的罐罐茶倒出来呈黑褐色,几股清气拧巴在一起缓缓升起,浓郁的茶香味和烟火气息弥漫开来,在窑洞里久久不肯散去,这是冬天最熟悉的味道。燕燕三个也喜欢喝爸爸熬过的罐罐茶,可是要兑了水喝,因为王家奶奶告诉他们,小孩子喝太浓的茶会越长越黑,尤其是女孩子,“一白遮三丑”,脸黑了长大了找不到好的下嫁。熬了几遍的罐罐茶颜色也渐渐变淡了,由最开始的黑褐色变成褐色,再变成黄色、淡黄色,慢慢发白回归水的本色。这个时候,存生倒进几个水杯里,晾凉了三个孩子玩碰杯游戏一起喝,反复煎熬的茶水里总能品出一种淡淡的茶香味。 一场大雪纷飞后,天空像个大锅盖笼罩着白茫茫一片的塬上,树干也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土地沉睡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人们期望着,“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柳树旁边,几个村民在墙角聊天,年长的嘴里叼着长短不一的旱烟管,其中一个拿出用学生写过字的薄纸裁出的长方形纸条,卷上旱烟碎末,粗细不同的两边用手拧紧,点燃一根火柴,缕缕青烟缭绕,和灰蒙蒙的天空一样,暗淡无光却悠闲自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