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第1/2页)
存生斜着脑袋朝纸烟头吹了吹,对准了手里的一串鞭炮捻子,火星兹啦啦的往上蔓延,存生随即仍向空中。啪啪啪的炮响声中存生的新地方开始动工了。这是他们两口子亲手打造的第二处地方。 自从塬上的房子动了工,存生除了每天中午领着匠人来湾里吃一顿饭,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新地方,一会儿备材料,一会儿拉水和泥,小工子忙不过来他就随时顶上缺,脚不离地的忙活着。猫吖每天跑堂打杂又要经管着做饭,塬上湾里两头子经管。快要上梁的前几天,存生突然觉得自己下身疼尿不出来了,吃了几天老五开的药仍然不见效,存生心里开始有了一丝恐慌。他和猫吖不约而同地想到,是不是修地方把哪里太岁头上的土动了。存生以往很少害病,即使哪里不舒服吃两天药就见效了,这回的病似乎来的有点邪乎,不由得让人胡思乱想起来。正好赶上五队里一户人家请神将老爷看病,存生两口子专意去问了一回。按说时代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尽管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这种封建迷信的作为。对于老一辈的庄稼汉来说,他们对鬼神仍存有敬畏之心。墙根底啥暖暖的老汉子汗烟锅一端,闲谝传时说起他们亲身经历过的离奇古怪事,那言辞与神情并茂,让听的人犹如身临其境不由得寒毛倒竖,根本看不出来有胡编乱造的痕迹。存生也从最初的嘴犟不相信鬼神之说,到而今也是遇到啥想不通的邪门事,就想到神附体的“老爷”跟前问个清楚。庙上老爷开了个几副土方子,都是塬上能找到的杂虫草药。要白狗身上的血做药引子,这个不难弄,存生家的那个白狗除了看家护院,身上已经被扎过好几次了。庄户里的纯白狗少,有的人专门来问着要药引子,存生两口子虽然心里不情愿,也不好拒绝家门上人来扎取几滴狗血。存生两口子养惯了白狗白猫,以前的老狗老死后,他们又四处打问着拉回来一条白狗看在门洞中间。还有一样配方药是塬上人叫“地鳖虫”的东西,有的人也叫“土元”。白天隐藏在墙角或柴火堆的虚土里,只要对着裸露在地面的棉细如面粉的浮土堆喊几声“地咩咩出来——”,不一会儿表层的虚土就开始动弹起来,轻轻拿一根棍子往开拨土就能看见了。触碰到外物土地鳖虫就蜷缩成一疙瘩装死,很轻易地就捉住了。刚开始的时候,猫吖领着燕燕在湾里到处找寻,猫吖顾不过来燕燕就一个人端着个带盖的盒子,穿梭在墙跟底下一遍又一遍虔诚地喊“地咩咩——出来”,声音绵软悠长,不像饭熟了叫存生回来吃饭,放开嗓子的大声吼叫。存生吃了几副庙上老爷开的中药,渐渐地又恢复了原样。猫吖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了替换存生,她每天都像个陀螺一样掂着脚跟小跑着两头子经管,到了晚上头跌倒在枕头上就像昏死过去一样,来不及翻身天就亮了。 熊家老妈在存生有病的时候就被接过来给燕燕帮忙作伴儿。燕燕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十几个人的饭不等猫吖帮忙就准备停当了。匠人们出的苦力得吃饱喝好才能有力气把活儿做好。猫吖也是丝毫不吝啬,年前头杀的猪一斤没有卖,两罐臊子丁丁,两罐切成方块的五花rou,一大罐猪油,专门预备修房时好给匠人管饭。猫吖前一天下午就给燕燕说好第二天晌午吃的饭,塬上人的茶饭虽然过来过去就是一把面的饭,也要一顿馍馍菜,一顿面食变换着花样给匠人们做。蒸一笼三层的馍馍挨不到两顿就得和面再蒸。燕燕在熊家老妈的调教下,蒸馍馍手艺也练出来了,碱面放的匀称不说,她做的花卷馍馍样式也多了,馒头一分两半能看到里面的花层层。连熊家老妈都连连称赞说:“燕燕现在出师了,烧锅燎灶的手艺快赶上罗湾她碎姨娘了。年轻娃娃胳膊腕子上也有劲儿,我看着案板上那一大团面都发愁,人家沟子三拧两摆就把面揉匀称了。压哈的饸饹面长得踮起脚尖尖捞不到碗里头。这就给存生两口子把大力出了,不然他们两个人跑断腿两头子根本就经管不过来。亲戚朋友家家都有个忙闲,帮一天两天的忙能行,家里没这么个顶当人还真不行……”燕燕听着熊家老妈的这番话很是受用,她觉得自己的价值突显出来了,再不是那个靠人养活的寄生虫。她越发勤快的把家里的一切活儿都打整的井然有序,全然不让存生两口子cao湾里半点心。做饭打扫卫生、搅料喂牲口垫圈、掏茅房煨炕她都当自己的一份职业来干。农历三四月间正好是庄稼地里的空档,玉米放了苗上过化肥,雍完洋芋砸过胡麻行隙,大活儿干完就剩下些细发的活了,像给庄稼地里除草这些细发活儿全凭着人的勤快劲可干可不干。往年的时候猫吖和存生已经把麦地里的杂草锄过二茬了,今年存生两口子根本顾不过来,连到地头看一回的闲时间都抽不出来。燕燕就和熊家老妈在空闲时候,把院落周围几块地里的杂草锄了锄。 王家奶奶现在搬进猫吖两口子以前住过的偏窑里来了,猫吖和存生两个晚上住在塬上照管。十几个匠人中午一个桌子上安排不上,炕桌上坐满,其余的人就围着地上的八仙桌吃。炕桌上一坐人,炕就显得尤为狭窄。王家奶奶坐在炕上吃饭横竖觉得不自在,匠人小工子都是庄门上的侄孙辈,有时候人家打个招呼丢个玩笑,她听不真话还要着急地翘起下巴一遍又一遍问:“啊?你说了个啥?这个娃娃么,你把那放大声音说嘛!你说话声音像在沟子底下压着呢,我耳朵不好听不着啥啥,光看着嘴唇动弹呢……”要么就是听叉话,别人说东她自顾自地说西。哪个后辈侄孙没有跟她打招呼,走了她又在熊家老妈跟前怨人家说:“把他那愣怂货!你看那个脖子籀得直直地不搭理个人,他忘了他的命还是从我手里捡来的!”中午吃饭的点正好是王家奶奶平日里犯困打盹的时候,她习惯性要舒展开腰腿枕着砖头块多少眯一会儿。几十年的老习惯了,一到那个点她就不由得眼皮往下沉,想躺展休息又担心匠人们放工回来吃饭,年轻人脚步快,听见狗咣当一两声,她还没有挪开身子爬起来,人家前脚都迈进门槛了。实在招架不住的时候,她的眼皮不住地扑闪着往下垂,坐在靠窗户旁边脸朝着洞门哈腰磕头打盹儿,一不小心头碰到沙台上,她呼的一下惊起来深吸一口气说:“哎呀呀——咋么呼啦一下眯着了,太阳都爬到半墙洼了,吃饭的人咋不见影行”,她脸贴近玻璃窗往洞门外瞅一会儿,又不由自主地打起盹来。 猫吖老早就在存生耳旁念叨:“偏窑现在空着又没人住,不会给你妈说让她搬过去。于她而言,自己一个人住着其实还散舒,你看一天中午把她做难的,瞌睡来了时常一副磕头烧香的样子。死老婆子炕垴里一坐,占地方不说,热月天人家做活的人又乏又困,她还瓜哒哒想和人拉个闲,耳朵聋背的又拉不到一块儿。死老婆子像个娃娃一样也看时下呢,尤其人多了她还话多爱管闲事的很,动不动把人指拨过来过去,像谁不知道该干啥活一样,有时候我就一肚子的气,咋看咋碍眼!你给说让搬到偏窑里住着去,她吃饭涎水吧嚓要慢慢磨着吃,一个人其实住偏窑里还自在。给你说了几回了全当了耳旁风,你是张不开嘴还是害怕你妈不愿意?咱们吃喝又没有少着她,偏窑正窑着那哒还不是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