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夏至将至,苏泽林的十八岁生日 (第2/4页)
远都要比别人快一拍。 “行,那我就准备好茶水,静候小杨哥大驾光临了!” 苏泽林一口答应。 “那咱们待会见面再好好谈。” “ok,待会见!” …… 半小时之后,小杨哥便出现在了新世纪。 这时的苏泽林已经在经理办公室中沏好茶水等着。 早得到吩咐的员工把小杨哥带进门。 “小杨哥,请坐!” 苏泽林指着对面的位子。 小杨哥坐下,喝了一口茶,随意问道:“康总经理呢?” “他去浙大那边了,新世纪即将在浙大开一家分店,新铺面已经建好并立马开始装修,所以这段时间他应该都会在那边忙得比较多。” 苏泽林澹澹的话却如同抛出一枚重磅炮弹,让小杨哥浑身一震。 这个大学生非但野心大,脚步还神速哪! 这才几个月而已,居然就开分店了,还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看来财院这家店的盈利一定相当可观,甚至超乎想象的高! 还有,要在浙大那边开个小店子容易,这种规模的店子如果没有强大的人脉是不可能的,居然还给他搞定了。 小杨哥不得不佩服这个大学生的手段。 就在上年九月初,苏泽林来自己电脑店配机的时候,丢出一句有机会合作,他当时也没太当一回事,现在才发现自己真的草率了。 我杨奋遇到了一个大能呀! 苏泽林也没说别的,就和小杨哥一边和功夫茶,一边随意交流着怎么做生意的心得,很快地小杨哥对他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次来自己电脑店配机的时候,这大学生已经展现出了对整个数码市场长远独到的眼光。 而这次,他和自己聊的是如何做企业和企业发展之道。 两人从管理谈到服务,从服务谈到团队,从团队谈到制度, 杨奋和苏泽林越聊便越觉投机,双方在很多事上的理念太投契了。 就比如说服务吧,苏泽林也很注重,直接就体现在了他的这家数码店上面。 新世纪对于服务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售前你随便白嫖,尽管体验,就算每天只来随便玩玩就走都没关系,员工永远进门“欢迎光临”,离开“欢迎下次光临”。 送货上门自不必说,这个肯定是有的,而且哪怕你的电脑系统崩溃了,不管出于任何原因,一个电话新世纪的员工会上门给你免费装系统,要是有硬件问题或其他毛病,也是一个电话,员工过来给你扛回去检测维修。 顾客真就享受到了上帝般的待遇,这就是为什么这家数码店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把口碑和人气都火速做起来的原因之一。 这些杨奋自认还真做不到,客观条件限制。 自己在电脑城的店子太小了,就算有钱也没那么大的空间搞几十台体验机。 第二,新世纪的顾客几乎都是校内学生和教职工,电脑有什么问题派个人直接上门拿回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且大学生兼职员工很充足,绝对不缺人力。 自己店子的人手就少多了,而且顾客遍布全市,有些还是很远的,不可能动辄跑上门售后,所以杨奋提供客服咨询已经是极限了。 客人电脑真有问题的话,只能自己亲自扛回店铺检测维修。 财院是小,市场规模也和电脑城天差地别。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在财院,你能搞个两百多平方的体验店,电脑城那边可以吗?不行! 新世纪确实很难吸收校园之外的客人,然而这也让他们搞售后很方便,甚至可以做到极致的贴心。电脑城那边可以吗,也不行! 最后,新世纪在财院是垄断的,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电脑城的铺子没有一百也得有七八十个,而且类似的电脑城在整个临安还有好几个。 蛋糕虽大,分的人多了,到每个人手里也就小了。 蛋糕不大,但一个人独占,甚至可能吃得得饱! 除了服务之外,小杨哥同样认可的还有团队经营。 新世纪的这支员工团队就纪律严明,哪怕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兼职,然而每个人都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永远都挂着得体的微笑,从来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这说明他们经过良好的培训。 团队氛围也很好,无论谁下了单,其他人都会主动过来和其击掌道贺。 其他高校的数码店都起不来,苏老弟却能在财院做得有声有色,不是没有道理的呀。 小杨哥不由得感叹。 如果换成刚认识那会,混子和小杨哥聊这些,可能就没那么好的效果。 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身份的人口中说出来,影响力是绝对不一样的。 就那句着名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如果它并非出自雷布斯之口,或者出于还寂寂无名时的雷布斯之口,你觉得别人会那么认可吗? 同样地,换成苏泽林,要是刚认识小杨哥的时候和他说这些,可能别人会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认同感不会那么强烈。 毕竟,当时的你纯粹只是一个大学生,没有任何成就,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像是空口说大话。 但如今苏泽林不只是一个大学生,更是一家火速崛起的数码企业的老板,身份就不一样了,有了成功的经验和成就,同样的话也更有信服力。 他和苏泽林的太多想法一拍即合,到后来甚至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新世纪的店子,我还会在高校里头继续开下去,然后以校园为据点包围城市。” 在小杨哥面前,苏泽林毫无顾忌地坦诚了自己的野心。 你的野心够大,画出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