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高智商重度新鲜感天性人格者的行为心理 (第4/4页)
对它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颇感兴趣。 不过两夫妇了解自己女儿,严秋雯一定不会对这种事感兴趣。 她感兴趣的是公司里的某个人。 那是个智商很高的男生,据女儿称不在她之下。 这点得到了严秋雯大舅周福良的认同。 勾起女儿兴趣的不只是此人的智商,他很古怪。 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是有着超过三十的实际心理年龄,且心理相当复杂,所以成了严秋雯的研究对象。 “还行吧,挺好的。” 严秋雯笑了笑。 “有什么收获吗?” 严世乾笑着问道。 其他父母要这么问的话,就和实习的见闻有关。 然而严秋雯明白自己父亲问的并非这个。 他知道苏泽林的事。 严秋雯道:“他每天会回答我一个问题,作为工作的报酬。” “哦,那你今天问了吗?” “问了,关于风暴的看法。” “他怎么回答的?” 两老都来了兴趣。 这个问题,其实同时涉及到了哲学和心理学。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一百个回答此问题的人,也可能有一百个答桉。 而他们的答桉,很可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 “风暴结束后,很多人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活下来的,甚至不确定它是否真的已经过去,但他们能确定一件事,穿过了风暴,自己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 尽管只是听苏泽林说了一遍,然而严秋雯却是把整段话都复述出来了,只字不漏,只字无误。 IQ超高的天才,很多通常都拥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严父严母同时动容。 “有趣的回答。” 严世乾的评价非常简单。 然而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 因为,能让他觉得有趣的东西不多。 这句话就富含哲理。 “秋雯,你说得没错,他的实际心理年龄确实在三十以上,且社会阅历丰富!” 周瑾琼肯定了女儿的判断。 小毛头绝对做不出这种回答。 同时她很是费解:“这个人成熟得有点过分,他的心理和性格是怎么炼成的?” “妈,这正是我想要知道的。” 严秋雯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自小时候开始,碰到问题,尤其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她都会穷尽一切去研究,直至得到答桉。 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遗传自双亲。 然而,苏泽林对她而言却是个大谜团。 严秋雯做过无数种假设和推测,最后又推翻,并且觉得特喵都无法成为苏泽林那种特殊的心理年龄和性格形成的原因。 只可惜,这位天才女孩就算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混子竟会是个重生者,所以她得钻很久很久,甚至钻一辈子的牛角尖,成为不解之谜。 “有机会的话,叫他上门做个客吧,我都想亲自见下这个人了。” 周瑾琼忍不住道。 “妈,迟些再说吧。” 严秋雯知道自己老妈对苏泽林也大感好奇了。 不过把对方邀请到自己家里貌似不太合适。 至少现在还不合适。 和父母在花园里聊了一会,回到私人书房,女孩从抽屉中拿出一个大大的笔记本。 这是她的研究笔记。 严秋雯更习惯传统的记录方式。 和双亲的影响不无关系。 严世乾和周瑾琼都不喜欢使用电脑,尽管以两人的智商和学习速度,要掌握此种工具很简单。 他们认为,纸张更容易给学者带来灵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纸张发源于西汉初期,流传至今已经超过两千年。 它为了记载知识而生,任务非常明确。 而电脑,不只和知识有关,也和娱乐有关。 相较纸张,功能就没那么“专一”。 所以纸张更容易让使用者产生心理暗示,迸发灵感。 很多科学家也喜欢这么做。 一个笔记本,一支水笔,某些科研成果就是如此在他们手下诞生。 将笔记本翻开,一行大字迎面映入眼帘——高智商重度新鲜感天性人格者的行为心理! 严秋雯下笔如飞,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