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侠女泪_二十三十七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三十七幕: (第7/7页)

举,被天下百姓永远留芳,永远不会忘记。这就与恶官作恶,虽恶一时,却不是害人害己自取其灭,就是被铲除最终暴死,而成了善恶对比,如此天下百姓就会鉴定出好坏善恶报应天道伦理,如果你明白天道伦理,就不会只看到一方面了。

    李从生(白):在这其中,被恶官害死的平民百姓岂不冤枉?就如邢瑞玉一家,在永乐扫北中,死的岂不冤枉?如此不是太残忍了吗?

    玉皇大帝(白):死的冤枉的也不光她一家人,永乐扫北死的冤枉的还有很多,但都已经死了,如今也只有顺其自然了,全有阎王妥善安排他们即是。

    李从生(白):邢瑞玉和那些在扫北中被杀的百姓死的太可怜,应当让他们再返人间,为什么还要在阴间受苦被欺压?

    玉皇大帝(白):时机未到,天理自有安排,这些人将会天启后崇祯时出现,毫不留情的改变世道。这就是天地善恶报应轮回,从长远实现天道公平。看来你心到现在仍在凡间,并不是在天界,看来还应当让你下界去。既然你与女子邢瑞玉有牵心挂念之缘,看来这是天数缘分,去吧,到凡间去,此女随后也到凡间。

    李从生(连忙,白):那柳升这个恶鬼呢?他还没有得到惩罚,他虽然为鬼在地狱没有机会同刘忠之恶,可在人间永乐扫北中他是惨杀无辜百姓的首恶,恶大于刘忠。

    玉皇大帝(白):将他押于南天门正法就是,让他魂消魄散,不再超生,放心去吧,再休多问。(一挥手)来人,速将李从生打返人间,再去为官。

    李从生立刻被上来的两个执法神拉出灵星宝殿,拉到降生台上向下一推,穿过云层,向大地奔来。

    三十三幕

    日,外景。

    天空云层。

    李从生灵魂荡漾在云层中向地上堕落,云层中出现两个送生娘娘。

    送生娘娘甲穿一身红衣裳。

    送生娘娘乙穿一身黑衣服。

    两个送生娘娘后背分别都有一个黄圆。

    送生娘娘甲黄圆内写【女送生】三字。

    送生娘娘乙后背黄圆内写【男送生】三字。

    送生娘娘甲(对送生娘娘乙,白):你快看,这个飘落越来越近的灵魂,又是直接从天上下来的,看样子又是玉帝排来到下界去的,看他的眼神四处张望,象没喝迷心忘事汤。

    送生娘娘乙(白):怎么办?难道玉帝还能漏了给他喝迷心忘事汤?如此不是来我们麻烦了?送不送?

    送生娘娘甲(白):最好什么别问,别自找麻烦,玉帝排下来的,你再改变,万一玉帝故意这样的呢?还是原样去送好。

    送生娘娘乙(白):那就当我们什么没看出来,一个姓赵的富户正要生了,既然是玉帝直接排下来的,就送到富户家吧。

    送生娘娘甲(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与你我红黑颠倒,我穿红衣应该送女,你穿黑衣应该送男,却偏背上写字的时候颠倒了,变成了你送男我送女。既是玉帝排下来的,必有大用,尽管送到富户,但也不会改变其心。

    送生娘娘乙(白):如此,只有我去送了。(立刻向前一只手拉住李从生手,一只手向李从生盖头一罩,李从生灵魂立刻变做一个婴儿大小。)

    李从生(白):如何把我变小?

    送生娘娘乙(白):我什么也没听到。

    双手抱起李从生,向大地奔去。

    三十四幕

    日,内景

    赵家赵府。

    赵太爷(五十余岁,满面含笑,向众人拱手,白):谢谢光临,谢谢光临。

    众人(都一齐向赵太爷贺喜,白):恭喜赵太爷,贺喜赵太爷,晚年喜得贵子,子必有大的出息。

    众人(有的,笑,白):贵子又白又俊,一定不是个一般的小子。

    众人(有的,笑,白):不知贵公子取名叫什么名字?赵太爷真有福分,晚年还能得子。

    赵太爷(连连拱手,满脸喜悦,白):现在还没取名字,正在考虑取什么名字。

    婴儿(刚刚生下还没有几天的婴儿,白):我有名字,叫李从生。

    众人满堂都惊的膛目结舌,目瞪口呆。

    赵太爷(也惊的眼睁老大,不由白):难道是生了个妖怪?

    众人(一老年人反应过来,白):小孩刚下生六日,就会说话,是个记生,记着前世之事,赵太爷,你真是更有福分了,生了个记生。

    赵太爷(不由喜悦,连忙对婴儿,白):孩子,你生在了咱们赵家,从今往后,你就叫赵从生吧。

    婴儿(笑,白):那我从今往后就是赵从生。

    众人(一齐笑着白):恭喜贺喜赵太爷喜得记生贵子。

    三十五幕

    日,内景。

    天庭灵星宝殿。

    邢瑞玉香魂站在灵星宝殿玉皇大帝面前。

    玉皇大帝(白):果然貌美,难怪文曲动容,如此,柳升确实可杀,速将柳升提到南天门外正法。

    执法神(立刻拱手向前,白):遵旨。

    下殿而去。

    玉皇大帝(忽然,白):没有给李文曲喝迷心忘事汤。(稍停)罢了罢了,既已降生,随他去吧,如此,以后与此女相认也易,只恐文曲看破人生,不再为官,文曲为官,全在此女身上,去吧,给此女喝下迷心忘事汤,打返人间,配文曲去吧。

    三十六幕

    日,内景。

    平民百姓张家。

    白日,张家生孩子的场面。

    张家妇人(躺炕上,问一旁站着的接生婆,白):是个什么?

    接生婆(满脸喜悦,白):恭喜喜得千金。

    张家妇人(又对站着一旁的男子张父,白):给女儿起个什么名字?

    张父(白):我昨夜梦到有人向我说你女瑞玉,今日果然生了女儿,既然这样,就叫张瑞玉吧。

    接生婆(连忙喜悦,白):这叫天赐名字,以后必然不是一般的千金小姐,恭喜二人喜得贵女。

    张家妇人(对接生婆,白):谢谢让你费心了,这名字确实好听,我也喜欢。

    三十七幕

    日,外景。

    路上。

    赵从生(李从生模样)手拿一块布行走在路上。

    画外男音(与画面并进解说,白):李从生再次降生,就在李从生离开天庭一天,邢瑞玉被天庭也降生到人间。而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故邢瑞玉在人间比李从生晚降生了一年。因为李从生降生时没有喝迷心忘事汤,故下生后牢记以前的事。他在来到人间出生到赵家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从邢瑞玉身上撕下来的一块布,赵太爷看到这块布惊奇之余,尽管将布先众人前藏起来,不让人看到,但一直将布收拾着完好没有扔掉。赵从生长到一岁的时候,就向赵太爷要这块布。因为是一块布,赵太爷也没有当回事,就给了赵从生。于是,赵从生自小再这块布一直不离身,一直到赵从生长大后,凭着这块布,和自己对前生往事的记忆,正在四处拿着这块布已经离家寻找邢瑞玉三年,却到现在仍然没有找到邢瑞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