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8.八重天二层,神庭中景(三合一章节) (第4/7页)
和天理那边,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许元贞简单概述:“明朝取代乾朝江山,开国太祖其后传位时,并未传给儿子,而是传了皇太孙。 其后少帝继位,削弱诸王,江山动荡,引得藩王以靖难之名起兵,最终成功推翻那少帝。 少帝一朝的臣子簇拥少帝血裔,避入归藏,也就是天理,封闭天理同明朝人间相通的虚空门户,在天理中苟延残喘至今。 难为他们能凭理学君臣礼制,在天理中还能衍化山河国运,只是相较于真正的人间,终究是个自我安慰罢了,也不见他们有本事反攻明朝人间。 不过,虽然我这趟没能进去,但接触下来,感知明朝那方人间的国运,同样是暮气沉沉。” 唐晓棠好奇:“那方人间,那段历史里,天师府真的已经消亡了么?” 许元贞:“嗯,整个道家符箓派传承都基本断绝了,丹鼎派和炼器派听说倒还有流传,不过明朝人间的主流显学,一样是所谓理学。” 唐晓棠撇撇嘴:“我听雷俊讲了,这门道统,我很讨厌。” 许元贞起身:“晚些时候,我再料理它,眼下首先是黄玄朴,我先再去一趟终南山那边看看。” 唐晓棠突然问道:“师姐你不止九重天一层的修为了吧?” 许元贞从她旁边经过:“是啊,你还有的努力呢。” 唐晓棠:“伱等着,我肯定比你用时更短突破九重天境界!” 就雷俊所知,许元贞当初从八重天一层到九重天一层,用时二十五年左右。 唐晓棠的话,从她突破至八重天开始到如今,有约莫十八年过去。 她倒是已经成功臻至八重天第四层的圆满境界。 但一来神庭上景还需温养,二来有从八重天到九重天的天堑劫难阻隔。 而许元贞和唐晓棠,从七重天到八重天的用时,一样都是十二年左右。 或许有细微不同,但唐晓棠显然不满足于几天几个月的差别。 这样一算,时间上还是有悬念的。 当然,不是全无希望。 唐晓棠在八重天一层神庭内景到八重天二层神庭中景用时长了些,超过九年。 这和她把心思更多用在逆推自己自创符箓,为府里新开一条修行路数有关。 不过,这个过程中,她也不断梳理归纳自身所学。 再往后她就一马平川,从八重天二层神庭中景到八重天三层神庭外景,以及从八重天三层神庭外景到八重天四层神庭上景,都只用时四年左右,反而比当初神庭内景到神庭中景快不少。 现在对她而言,神庭上景的稳固和积淀也不用费多少工夫。 悬念更多在于,什么时候能做好积淀与准备,去冲击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那才是古往今来挡住无数高手的绊脚石。 唐天师斗志勃勃,许元贞倒是不甚在意。 她走出房门,没有停步没有转身:“也好,对你来说,不怕心境焦躁不稳,有个目标,反而更利于你进步。” 唐晓棠鼓了鼓腮帮子没说话。 对方这无所谓的态度,更叫她气苦。 雷俊等人见状,不禁莞尔。 许元贞没在龙虎山上多留,同雷俊他们告辞后,便即重新下山离去。 ………………… 北海幽深处,一座宝塔起起伏伏。 塔内,一身黑白道袍的黄玄朴长身而立,神态闲适,气息安宁。 在他面前,立着两人,皆着布衣麻鞋,装扮简单,做蜀山派道士模样。 其中一人,正是前蜀山派掌门傅东森。 另一人,则是前蜀山派长老刘东卓。 刘东卓面带愧色,打个道家稽首:“东卓无能,没留下那陈易,望帝君恕罪。” 黄玄朴微笑摇头:“东卓无需介怀,先去休息吧。” “是,帝君。”刘东卓再向他和傅东森分别行一礼,然后退下。 傅东森开口问道:“帝君,若不然由我去……” 黄玄朴:“东森你虽伤势渐愈,但不急在一时,待休养完备后,还是先寻清霄府要紧。” “是。”傅东森答道:“之前全有赖帝君亲自出手,否则我也难寻回太乙先天塔。” 黄玄朴微笑摇头:“外丹法宝非我所长,主要还是看你。” 傅东森:“洪师叔祖和顾道兄,仍然没有音讯,恐怕已经……” 虽然身在太乙先天塔内,位于海底深处,但黄玄朴目光视线,这时还是望向西方,如同穿越万水千山,注视陆上西域之地: “须弥……金刚部。” 初步得到的消息,洪婕与张东源、仁珠上人一场大战后,负伤而走,其后失踪,音讯全无。 如果她是亡于张东源青冥剑下,张东源没道理隐瞒。 这么看来,似乎是须弥金刚部仁珠上人更有可能。 除此之外,顾翰也失踪在地脉里。 不过…… “天龙寺法清,同龙虎山是何关系?”黄玄朴问道。 傅东森对此亦百思不得其解:“尚不清楚,据我所知,连天龙寺自家都震惊此事,连连查访,但不得要领。” 如果说天师印的突然出现,多少还叫人有一点心理准备,那天龙寺法清突然插一脚,以及许元贞留下的拂尘和古镜,就完全在人间道国计算之外。 “一着落错,不说满盘皆输,也输了半盘。” 黄玄朴神色倒是安然,不见挫败之色:“不过确定了天师印下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